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夔的意思解释

夂部21画上下结构U+5914

夂部

21画

18画

上下结构

UHTT 86,UTHT 98

TCHE

UAOR

80407

5688

5771

U+5914

431325111212151534354 点、撇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横折、横、竖弯钩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𩠮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uí

基本解释

〔~~〕敬谨恐惧的样子。

〔~立〕肃立。

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。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。

a one-legged monster in fable;

2.人名。相传为尧、舜时乐官 。

夔挚(夔:舜时乐官名。挚:太史挚,周官)

musical offical;

3.夔州 ,旧府名,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。

Kui prefectur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kuí

详细解释

1.一种传说中的怪兽。外形像龙,仅有一足。见《山海经 · 大荒东经》。

《庄子 · 达生》:“山有夔,野有彷徨,泽有委蛇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东京赋》:“残夔魖与罔像。”三国吴 · 薛综 · 注:“夔,木石之怪,如龙,有角,鳞甲光如日月,见则其邑大旱。”

2.人名。尧、舜时的乐官。

《书经 · 舜典》:“帝曰:‘夔,命汝典乐,教胄子。’”《礼记 · 乐记》:“昔者,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南风,夔始制乐,以赏诸侯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夔,舜时典乐者也。”

3.国名。周代时所建,后为楚所灭。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湖北省秭归县东。

4.地名。唐武德二年改信州为夔州,故城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。宋代改为路,明初改为府,辖境在今大陆地区四川、湖北省一带。

5.姓。周代楚君熊挚自弃于夔,其后子孙以地为氏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kuí

详细解释

1.传说中古代的一种怪兽。外形似龙,有一足。

2.古地名。夔州,在今重庆市奉节一带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one-legged monster; walrus
  • ehrerbietig, achtungsvoll , Kui (Eig, Fam)
  • démon de la mythologie chinoise, dieu de la pluie, (nom de famille Kui)​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渠追切頁碼174頁,第5

𡖂

異體夔、𧃰

𡖂神魖也。如龍,一足,从夊;象有角、手、人面之形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此字較夒多兩角,而各自象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權雖反頁碼432頁,第3行,第1

𡖂即魖也。如龍,一足,從夊,象有角、手、人面之形

鍇注臣鍇按:《國語》:「木石之恠夔罔两。」張衡《西京賦》:「捎夔魖而抶獝狂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渠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32頁,第1許惟賢412頁,第1

𡖂卽魖也。

段注卽鉉作神。疑神是。《鬼部》曰:魖,耗鬼也。神魖,謂鬼之神者也。《甘泉賦》曰:捎夔魖而抶獝狂。《東京賦》曰:殘夔魖與㒺象。皆夔魖連文可證。《國語》。木石之怪夔㒺兩。韋注。或云夔一足。越人謂之山繅。或作𤢖。富陽有之。人面㺅身。能言。《廣韵》曰:山魈出汀州。獨足鬼也。神魖,謂山繅之尤靈異者。若《大荒東經》云:有獸狀如牛。蒼身而無角。一足。出入水則必風雨。其光如日月。其聲如雷。名曰夔。黃帝得其皮爲𡔷。聲聞五百里。此獸也。非鬼也。薛注二京合而一之。恐非是。

如龍。一足。从夊。

段注孟康曰:夔神如龍。有角。人面。薛綜曰:木石之怪。如龍有角。按从夊者,象其一足。

象有角手人面之形。

段注云如龍,則有角可知。故[⿰𠃍󰎀]象有角。又止巳象其似人手。頁象其似人面。渠追切。十五部。古假歸作夔。《樂緯》云:昔歸典協律。卽夔典樂也。《地理志》歸子國。卽夔子國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