夌
外语翻译
- to dawdle; the name of the father of the Emperor Yao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陵字。註詳阜部八畫。《說文》:越也。从夊、从𡵉,高也。一曰夌𢕌也。【徐曰】夌𢕌,漸𤰞迆也。《史記》「泰山之高,跛牂牧其上」,夌𢕌故也。㊟〔「泰山之高」下缺「百仞」二字;「已」「跛牂」上缺一「而」字。原作:泰山之高百仞,而跛牂牧其上〕 𢕌字原从亻。
注解
〔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夊部。
〔夌〕字拼音是líng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圥、夊。
〔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ng] ⑴ 古同“陵”,超越。⑵ 古同“凌”,侵犯;欺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力膺切頁碼第173頁,第18字續丁孫
夌
越也。从夊从𡴆。𡴆,高也。一曰夌𢕌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力膺反頁碼第430頁,第6行,第1字述
越也。從夊、𡴆。𡴆,高大也。一曰夌徲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越,超越也。𡴆音陸。徲音遅。夌徲,漸𤰞迆也。《史記》曰:『泰山之高跛,牂牧其上,夌徲故也。』今作陵遅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力膺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928頁,第2字許惟賢第410頁,第4字
越也。
段注凡夌越字當作此。今字或作淩,或作凌,而夌廢矣。《檀弓》。喪事雖遽。不陵節。鄭曰:陵,躐也。躐與越義同。《廣韵》陵下云:犯也。侮也。侵也。皆夌義之引伸。今字槪作陵矣。
从夊𡴆。
段注越之義也。力膺切。六部。
𡴆,高大也。
段注說从𡴆之意。
一曰夌𢕌也。
段注《彳部》曰:徲,久也。凡言陵遟,陵夷當作夌𢕌。今字陵遟,陵夷行而夌𢕌廢矣。《玉篇》云:夌遟也。《廣韵》云:陵遟也。遟與𢕌同也。《匡謬正俗》釋陵遟曰:陵爲陵阜之陵。而遟者,遟遟微細削小之義。古遟夷通用。或言陵夷。其義一也。言陵阜漸平。喻王道弛替耳。玉裁謂。許書作夌。則知說陵爲陵阜,非也。夌𢕌爲邌之反語。古遟邌通用。夌𢕌言時久則弛替。遟古讀如夷。夌夷㬪韵字耳。以《左傳》下陵上替說之。許前義於下陵近。後義於上替近。下陵與上替,其事常相因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