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夊的意思解释

夂部3画独体字U+590A

夂部

3画

QYI

HE

RSA

47400

1114

U+590A

354 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suī

基本解释

〔~~〕古同“绥绥”,慢慢行走的样子,如“雄狐~~。”(今作“有狐绥绥”)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suī

详细解释

走路迟缓的样子。

《玉篇 · 夊部》:“夊,行迟貌。”
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cuī

详细解释

(一)之又音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suī

详细解释
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KangXi radical 35; go slowly
  • Radikal Nr. 35 = sich hinschleppen (Sklave)​, langsam gehen
  • aller lentement (radical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夊部 )

唐韻》:息遺切;《集韻》:山垂切,𡘋音衰 —— 行遲貌。說文》:夊夊,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精薀〔即《六書精蘊》〕:安行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楚危切;《集韻》:初危切,𡘋音吹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玉篇》:古文綏字。註詳糸部七畫。

注解

〔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夊部

〔夊〕字拼音是suī,独体字。

〔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uī] ⑴ 〔~~〕古同“绥绥”,慢慢行走的样子,如“雄狐~~。”(今作“有狐绥绥”)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楚危切頁碼173頁,第15

夊行遲曳夊夊,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凡夊之屬皆从夊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行遲者,如有所拕曳然,故象之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與『止』同字,只是方向不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斯唯反頁碼430頁,第4行,第1

夊行遲曳夊夊。象人兩脛有所躧也。凡夊之屬,皆從夊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楚危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27頁,第4許惟賢410頁,第1

夊行遟曳夊夊也。

段注也字今補。《曲禮》曰:行不舉足。車輪曳踵。《玉藻》曰:圈豚行不舉足。齊如流。注云:孔子執圭,足縮縮如有循是也。《玉篇》曰:詩云雄狐夊夊。今作綏。

象人㒳脛有所躧也。

段注《通俗文》。履不箸跟曰屣。屣同躧。躧屣古今字也。行遟者,如有所拕曳然。故象之。楚危切。《玉篇》思隹切。十五部。

凡夊之屬皆从夊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