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涑的意思解释

氵部10画左右结构U+6D91

氵部

10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GKI 86,ISKG 98

EDL

VFJ

35196

3208

6819

U+6D91

4411251234 点、点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山西省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水名。涑水 。在山西省西南部,源出绛县太阴山,流经闻喜、临猗,至永济县西南入黄河。

Su Riv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涑水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涑水,水名,在山西,流入黄河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iver in Shansi province
  • (nom d'une rivièr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:速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先侯切,𡘋音鎪。說文》:澣也。一說以手曰涑,以足曰澣。

又,《玉篇》:濯生練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所救切;《正韻》:先奏切,𡘋音瘦 —— 盪口也。與漱同。一曰水有所敗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桑谷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蘇谷切;《韻會》:蘇木切,𡘋音速 —— 水名。左傳・成十三年》:伐我涑川。【註】涑水,出河東聞喜縣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須玉切,音粟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涑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束,五行属

〔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山西省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速侯切頁碼375頁,第17

涑𤃬也。从水束聲。河東有涑水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相玉反頁碼918頁,第4行,第2

涑𤃬也。從水束聲。一曰河東涑水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入我涑川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速矦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55頁,第4許惟賢981頁,第8

涑𤃬也。

段注涑,亦假漱爲之。《公羊傳》。臨民之所漱浣也。何曰:無垢加功曰漱。去垢曰浣。齊人語。解云:無垢加功,謂但用手斗漱。去垢葢用足物。故《內則》云:冠帶垢,和灰請漱。衣裳垢,和灰請澣。鄭云手曰漱,足曰澣是也。若然則涑與澣別。而許不別者,許渾言,何析言也。毛《詩・周南》箋云:汙,煩也。煩撋之用功深。澣謂濯之耳。是則澣對汙言,又分深淺。實則何之去垢,卽《毛詩》之汙。何之無垢加功,卽《毛詩》之澣。古人因義立文。後人當因文攷義耳。上文湔篆下云:一曰手澣。巳依《水經注》訂手爲半。依諸家用手曰涑之云則作手固未嘗非是。

从水。束聲。

段注速矦切。三部。

河東有涑水。

段注《左傳》曰:伐我涑川。《水經》曰:涑水,出河東聞喜縣《東山》黍葭谷。今涑水出山西絳州絳縣陳村峪。伏流復出。西入聞喜縣畍。又西南入夏縣畍。經安邑縣北。西流入蒲州府猗氏縣畍。又西南經臨晉縣南,虞鄉縣北,永濟縣西南。入五姓湖。又西南入黃河。按《左傳音義》,此水徐仙民息錄反。《字林》音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