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夭的意思解释

丿部

4画

象形字

TDI

HK

MGD

20804

1130

5618

U+592D

3134 撇、横、撇、捺

𡝩𣨘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āo

基本解释

草木茂盛美丽。~~(a.茂盛而美丽,如“桃之~~”;b.颜色和悦的样子,如“~~如也”;c.灾)。

未成年的人死去。~折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:屈,摧折) 同本义。

,屈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,从大而屈其首,指事,申者,腰之直,夭者头之曲。申申如也,如也。 《论语》毋伐木,毋英,毋附竿。 《管子 · 禁藏》

夭英(折断幼苗)

break;

动词

短命,早死。未成年而死。

少壮而死曰 《释名》不殀 《礼记 · 王制》寿不贰,修身以俟之。 《孟子 · 尽心上》莫寿于殇子,而彭祖为 《庄子 · 齐物论》其稚枝。 清 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夭梅病梅。

夭札(遭疫病而早死);夭死(早死。又称作:夭枉;夭殁;夭命;夭殂;夭促;夭逝;夭绝;夭昏;夭谢;夭短);夭厉(因遭疾疫而早死)

die young;

形容词

1.茂盛。

厥草惟,厥木惟乔。 《书 · 禹贡》

夭秀(秀丽);夭桃秾李(茂盛艳丽的桃花、李花)

luxuriant;

2.幼嫩;矫好。

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 《诗 · 桧风 · 隰有苌楚》

夭年(盛年);夭夭一对(好端端一对);夭娇(夭矫);夭夭折折(弯弯曲曲);夭绍(轻盈多姿的样子;曲折的样子);夭妍(美丽妩媚);夭桃(喻少女容颜美丽);夭秾(指美貌的女子);夭夭灼灼(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);夭娜(婀娜。轻盈艳丽的样子);夭丽(娇艳美丽);夭饶(夭娆,娇艳美好);夭娆(娇艳妩媚);夭冶(艳丽)

young; be delicate and charming; tender and beautiful;

3.通“杳”( yǎo )。昏暗。

不泽,谓之难已。 《素问 · 玉机真藏论》。《定声》:“夭,借为杳。”五藏已败,其色必必死矣。 《素问 · 三部九候论》

gloomy;

4.另见 ǎo。

ǎo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刚出生的兽或禽。

毋覆巢,毋胎 《淮南子》畋不掩群,不取麛;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 吴伯箫《猎户》

young;

2.初生的草木。

泽不伐 《国语》

young plant;

3.另见 yāo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yāo

详细解释

1.稚嫩的动植物。

《诗经 · 桧风 · 隰有苌楚》:“隰有苌楚,猗傩其枝。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”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且夫山不槎蘖,泽不伐夭。”

2.灾祸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正月》:“民今之无禄,天夭是椓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六〇下 · 蔡邕传》:“速速方毂,夭夭是加。”

茂盛的样子。

《书经 · 禹贡》:“厥草惟夭,厥木惟乔。”《诗经 · 周南 · 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
ǎo

详细解释

幼嫩的动、植物。

《集韵 · 上声 · 皓韵》:“夭,少长曰夭。”《国语 · 鲁语上》:“且夫山不槎蘖,泽不伐夭。”三国吴 · 韦昭 · 注:“屮木未成曰夭。”《汉书 · 卷二二 · 礼乐志》:“众庶熙熙,施及夭胎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少长曰夭,在孕曰胎。”

yǎo

详细解释

屈抑不伸。

《汉书 · 卷二七 · 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德不试,空言禄,兹谓主窳臣夭,蒙 起而白。”

1.少壮而死。

《书经 · 高宗肜日》:“降年有永有不永,非天夭民,民中 绝命。”《文选 · 束晳 · 补亡诗》:“人无道夭,物极则长。”

夭折。

2.摧残。

《管子 · 禁藏》:“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”唐 · 张昌龄《对高洁之士策》:“山林不夭,风云以之通气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yāo

详细解释

早死;夭折。

早夭、夭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young, fresh-looking; die young
  • jung sterben; dicht, wuchernd (V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 )

廣韻》:於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喬切;《正韻》:伊堯切,𡘋音妖 —— 色愉貌。論語》:夭夭如也。

又,草盛貌。書・禹貢》:厥草惟夭。

又,少好貌。詩・周南》:桃之夭夭。

又,災也。詩・小雅》:夭夭是椓。

又,閎夭,人名。文王四友之一,武十亂之一。

又,栢夭,馬名。見《列子》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皓切,音襖 —— 未壯也。禮・月令》:孟春,毋殺胎、夭〔《禮・月令》原文作「毋覆巢,毋殺孩蟲、胎、夭、飛鳥」〕〈王制〉:不殺胎,不殀夭。【註】未生者曰胎,方生者曰夭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於兆切;《正韻》:伊鳥切。𡘋同「𣧕」。說文》:屈也。【徐曰】夭矯其頭頸也,一曰短折也。博雅》:不盡天年謂之夭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酷切,音沃。山海經》:軒轅國有諸夭之野。

又,苦緺切,音歪。白樂天詩:錢塘蘇小小,人道最夭斜。自註:夭音歪,收入九佳。

又,叶於糾切,音黝。韓愈〈韋夫人墓銘〉:歸逢其良,夫夫婦婦,獨不與年,而卒以夭。婦音阜。歐陽修〈蔡君山墓銘〉:退之有言,死孰爲夭;子墓予銘,其傳不朽。

別作芺叐关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 )

《詩・小雅》夭夭是椓。

謹照原文夭夭改天天。

注解

〔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夭〕字拼音是yāo,独体字,可拆字为㇒、大,五行属

〔夭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是屈,摧折。

〔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āo] ⑴ 草木茂盛美丽⑵ 未成年的人死去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頁碼344頁,第1

夭屈也。从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奔走字篆从夭……象兩手搖曳形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走(跑步)時兩臂擺動之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依少反頁碼837頁,第2行,第1

夭屈也。從大,象形。凡夭之屬,皆從夭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夭,矯其頭頸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兆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74頁,第2許惟賢863頁,第5

夭屈也。从大。象形。

段注象首夭屈之形也。隰有莀楚傳曰:夭,少也。《桃夭》傳曰:夭夭,桃之少壯也。《凱風傳》曰:夭夭,盛皃也。《月令》注曰:少長曰夭。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。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。叚令不成遂,則終於夭而已矣。故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注曰:短折曰夭。《國語》注又曰:不終曰夭。又曰:夭,折也。孟康注《五行志》曰:用人不以次弟爲夭。皆其引申之義也。《論語》。子之燕居。申申如也。夭夭如也。上句謂其申。下句謂其屈。不屈不申之閒,其斯爲聖人之容乎。於兆切。二部。按亦於喬切。古平上無《異義》。後人乃別之。

凡夭之屬皆从夭。

白话解释

夭,屈身。字形采用“大”作边旁,像人扭头屈身的样子。所有与夭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夭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人擺動手臂奔跑的樣子,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。戰國文字則於腰部之處增一曲筆,表示手臂甩動飛快的意思。至篆文,則將原為擺動的手臂形變為兩手下垂,並在「大」字的上端彎曲其形,以像屈頸的樣子。其後的字形均依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