穨
禾部19画左右结构U+7A68
外语翻译
- ruined, decayed; disintegra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杜回切;《集韻》:徒回切,𡘋音魋。《說文》:禿貌。
义又,同「頹」,暴風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維風及頹。【疏】孫炎曰:迴風從上下曰頹。又,頹廢也。《後漢・趙咨傳》:至於戰國,漸至穨陵。【註】頹廢陵遲。
注解
〔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穨〕字拼音是tu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禿、貴。
〔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í] ⑴ 同“颓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杜回切頁碼第283頁,第6字續丁孫
𥤒
異體穨、𥣧
禿皃。从禿䝿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从貴聲,今俗字作頹,失其聲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徒催反頁碼第717頁,第5行,第1字述
禿皃。從禿貴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杜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26頁,第1字許惟賢第713頁,第1字
禿皃。
段注《周南》曰:我馬虺頽。《釋詁》及《毛傳》曰:虺頽,病也。禿者,病之狀也。此與《𨸏部》之隤迥別。今《毛詩》作隤。誤字也。又《小雅》。維風及頽。《毛傳》曰:頽,風之焚輪者也。與《釋天》同。
从禿。𧷈聲。
段注此从䝿聲。今俗字作頽。失其聲矣。杜回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