㙁
土部10画左右结构U+3641
外语翻译
- dust; dirt; a smear, (same as 牧) name of a place in old tim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謨杯切,音枚 —— 塵也。同「塺」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莫六切,音目 —— 地名,殷近郊地。《古文尚書》作㙁,《說文》作坶,通作牧。
注解
〔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ǎng、méi、mèi、mù、n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六切頁碼第452頁,第16字續丁孫
坶
朝歌南七十里地。《周書》:「武王與紂戰于坶野。」从土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門逐反頁碼第1063頁,第4行,第2字述
朝歌南七十里地也。從土母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武王與紂戰坶野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百里之國,十里爲郊。」王畿千里,郊當百里。《尚書》曰:「奮于商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72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86頁,第5字
朝歌南七十里地。《周書》曰:武王與紂戰于坶野。
段注此《書・序》文也。今《書・序》紂作受。坶作牧。《詩・大明》。矢于牧野。《正義》引鄭《書・序》注云:牧野,紂南郊地名。《禮記》及詩作㙁野。古字耳。此鄭所見詩,《禮記》作㙁。《書・序》衹作牧也。許所據序則作坶。葢所傳有不同。坶作㙁者,字之增改也。每亦母聲也。
从土。母聲。
段注莫六切。三部。徐邈曰:牧一音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