痉
疒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75C9
外语翻译
- convulsions, fits
- Krampf; Spasmus
- spasm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其頸切;《集韻》:巨井切,𡘋音涇。《說文》:彊急也。《內經》:諸痙項强,皆屬於濕,方書以中寒濕,發熱惡寒,頸項强急,身反張如中風狀,或掣縱口張爲痙。俗作𤷁。
注解
〔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痙〕字拼音是jì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巠。
〔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ng] ⑴ 见“痉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其頸切頁碼第247頁,第28字續丁孫
痙
彊急也。从𤕫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巨井反頁碼第635頁,第1行,第1字述
強急也。從疒巠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中寒體強急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其頸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403頁,第5字許惟賢第614頁,第12字
彊急也。
段注《本艸經》曰:术主痙疸。《廣韵》曰:風强病也。按《急就篇》。癰疽瘛瘲痿痹㽴。㽴卽痙。顔云:體强急。難用屈伸也。
从𤕫。巠聲。
段注其頸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