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
意思解释
代
dài基本解释
①替。~替。~办。~销。~序。~表。
②历史上划分的时期。时~。世~。古~。近~。现~。当( dāng )~。年~。
③世系的辈分。下一~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( yì )声。本义:更迭,代替。
2.同本义。
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 县壶以代哭者。 与君代兴。 使子父代处。 岁代处,故曰代田。 韩地代相干也。 四时迭代。 转相攻伐,代为雌雄。 日月迭炤,四时代御。 孝成王使 括( 赵括)代 廉颇为将。 逆夷更觉胆落心寒,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、 番二县代求解免。
代比(代人接受惩罚);代茶(以茶代物,自谦微薄);代馆(代理教书);代运(代替运行);代力(代为劳作)
be in place of; take the place of;
3.[为挣钱]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。
代洗衣服;代饭(搭伙吃饭)
take in sth. to do;
4.托转达 [思想、感情等] 。
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。
give one's regards to;
名词
1.父子相继为“代”、“世代”。
代,世也。 五代,谓唐虞夏殷周也。 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 汉家 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
generation;
2.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“世”,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,将“世”写成“代”,后人一直沿用。
3.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。
未知始自何年,更不知止于何代。
古代的雕刻。
date;
4.时代,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。
当代。
age;
5.朝代。
老人邻有西塾,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。
唐代。
dynasty;
6.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。
古生代。
era;
7.[语法]∶代词的省称。
pronoun;
8.中医脉象之一,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。
intermittent pulse;
国语辞典解释
代
dài详细解释
名
1.历史的阶段、分期。
《礼记 · 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与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。”
朝代、古代、唐代、现代。
2.泛指时间。
年代、时代。
3.量词。计算辈分的单位。
他家四代祖孙都从事同一行业。
4.继任的人。
《宋史 · 卷四一六 · 余玠传》:“戎帅欲举统制姚世安为代。”
5.国名:(1) 战国时的国家,为赵襄子所灭,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北省蔚县东北。(2) 五胡十六国鲜卑拓跋氏所建。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、内蒙古一带,后为前秦所灭。
6.姓。如宋代有代渊。
动
1.替代、替换。
《史记 · 卷七 · 项羽本纪》:“彼可取而代也。”
代课、越俎代庖。
2.交替、轮流。
《文选 · 张衡 · 东京赋》:“于是春秋改节,四时迭代。”
3.接替、继承。
《左传 · 庄公八年》:“齐侯使连称,管至父戍葵丘,瓜时而往,曰:‘及瓜而代。’”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偶会》:“父殁而子嗣,姑死而妇代。”
副
◎轮流更换。
人才代兴、新陈代谢。
两岸词典解释
代
dài详细解释
1.替代。
代办、代序、代课、代替。
2.接替;轮替。
取而代之、四时代御。
3.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或阶段。
历代、近代、现代、上古时代。
4.指历史上的王朝。
朝代、汉代、宋代。
5.泛指时间。
时代、年代。
6.量词。用于计算世系辈分。
上一代、三代同堂、第五代传人。
7.姓。
外语翻译
- replace, replacement (of person or generation >); era, generation
- ersetzen (V), Zeitalter, Generation, Ära, Epoche
- suppléant par intérim, génération, période historique, époque, remplacer, substitu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耐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待戴切;《正韻》:度耐切,𡘋音岱 —— 更也、替也。《書・臯陶謨》:天工人其代之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許由曰: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俎而代之。
义又,世也。《家語》:古之王者,易代攺號,取法五行。
义又,不還曰代。
义又,國名。趙之先有代國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「代郡亳丘有五原關」,應劭曰:古代國。又,州名。漢代郡屬幽州,魏攺爲州。
义又,姓。周代舉,明代賢。
义又,方書:脈𠋫有代。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齊侍御史成病頭痛。脈法曰:代則絡脈有過,其代絕而脈賁者,病得之酒且內。王叔和曰:來數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者,名代。
又,叶徒帝切,音地。《楚辭・九章》:雖有西施之美容兮,讒妒入以自代;願陳情以白行兮,得罪過之不意。
又,叶湯的切,音剔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將軍入虛,莫之得也;出險登丘,莫之代也。
注解
〔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代〕字拼音是d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弋,五行属火。
〔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( yì )声。本义是更迭,代替。
〔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i] ⑴ 替⑵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⑶ 世系的辈分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耐切頁碼第262頁,第10字續丁孫
代
更也。从人弋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弋非聲。《說文》忒字與此義訓同,疑兼有忒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徒再反頁碼第673頁,第7行,第1字述
更也。從人弋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迭代也。弋音近特,故得以弋爲聲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耐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97頁,第1字許惟賢第657頁,第5字
㪅也。
段注㪅者,改也。《士䘮禮》、《䘮大記》注同。凡以此易彼謂之代。次第相易謂之遞代。凡以異語相易謂之代語。假代字爲世字。起於唐人避諱。世與代義不同也。唐諱言世。故有代宗。明旣有世宗。又有代宗。斯失之矣。
从人。弋聲。
段注徒耐切。一部。
白话解释
代,更替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“弋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從人,意指人事,「戈」為聲符,注明音讀。代、表示人事的更替。篆文、隸書承之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