𠫹
厶部10画上下结构U+20AF9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𠫹
◎同“单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篇海》:時戰切,音善 —— 姓也。
义亦作單。
注解
〔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厶部。
〔𠫹〕字拼音是sh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厸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都寒切頁碼第46頁,第8字續丁孫
單
異體𠫹
大也。从吅、,吅亦聲。闕。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卜辭中獸字从此。獸即狩之本字。征戰之戰从單,與獸同意。」丁山《說文闕義箋》:「竊疑古謂之單,後世謂之干,單、干蓋古今字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一種長柄,頂端有球狀物(可能可以攻擊之用),柄中段有圓形物(可能可以防禦)的器具。『單』應該是一種作戰及打獵用的工具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待干反頁碼第138頁,第1行,第2字述
大也。從吅、,吅亦聲。闕。
鍇注臣鍇曰:「言大則吅,吅即諠也。許愼闕義,至今未有能知之者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都寒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0頁,第9字
大也。
段注當爲大言也。淺人刪言字。如誣加言也。淺人亦刪言字。《爾雅》、《廣雅》說大皆無單。引伸爲雙之反對。《大雅》。其軍三單。毛云:三單,相襲也。鄭云:丁夫適滿三軍之數。無羨卒也。
从吅𠦆。
段注大言故从吅。
吅亦聲。
段注都寒切。十四部。
闕。
段注當云𠦆闕。謂𠦆形未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