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丈的意思解释

一部3画独体字U+4E08

一部

3画

会意字

DYI

JK

AOS

50000

0004

5341

U+4E08

134 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十尺。万~高楼。

测量长度和面积。~量( liàng )。

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~人(❶古代对老人的尊称;❷岳父。“人”均读轻声)。老~。

详细解释

量词

1.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从又(手)持“十”。十,十尺。本义:长度单位,十尺。

,十尺也。 《说文》度五尺为墨,倍墨谓之 《小尔雅》遂成匹。 《后汉书 · 列女传》白发三千 唐 · 李白《秋浦歌》冰。 唐 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半匹红绸一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 唐 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许。 明 · 魏禧《大铁锥传》

丈尺(以丈、尺为单位来计量);丈六(一丈六尺);丈二(一丈二尺);丈数(一丈多;丈把)

2.同本义 。

unit of length(=3.3 meters);

名词

1.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。

者,长也。 《大戴礼记》

丈人行(父辈;长辈);丈母(丈母娘,丈妈,岳母);丈丈(对尊长的敬称);老丈;岳丈。

elder person;

2.丈夫。常用于称姑、姨、姐、妹之夫 。

姑丈;丈夫女(女中丈夫;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);丈夫儿(男子汉);丈夫子(儿子;男孩);丈夫汉(男子汉);姐丈;妹丈。

husband;

动词

1.扶,倚。后作“杖”。

,借为扶行之。老人持,故谓之人。别用杖通。 《六书正伪》

support with the hand;

2.测量土地 。

丈田分地。

measure lan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量词。计算长度的单位。公制一丈等于十公尺。

2.称谓:(1) 对男性长辈的尊称。

时英特,宗枝神尧后。 唐 · 杜甫《奉赠李八丈判官曛》诗

老丈

3.称谓:(2) 对姻亲尊长的称呼。

姑丈、姨丈。

测量。

《明史 · 卷七七 · 食货志一》:“王府官及诸阉丈地征税,旁午于道。”

丈量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测量。

丈量、丈田征税。

2.尊称男性长辈。

老丈、岳丈、宗丈、丈人。

3.尊称某些女性亲戚、长辈的丈夫。

姨丈、姑丈、师丈。

4.量词。用于计算长度。公制一丈等于十公尺。

雄心万丈、万丈高楼。

5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unit of length equal 3.3 meters; gentleman, man, husband
  • (English: ten feet)​ vermessen, 3 1, 3 Meter
  • (unité de longueur ~3m)​, mesur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一部 )

唐韻》:直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雉兩切;《正韻》:呈兩切,𡘋長上聲 —— 十尺曰丈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十分爲寸,十寸爲尺,十尺爲丈,十丈爲引。又,《左傳・昭二十三年》:以令役於諸侯,屬役賦丈。【疏】屬聚下役,課賦尺丈。【又】〈哀元年〉:廣丈高倍。【註】壘厚一丈,高二万。又,《禮・曲禮》:若非飮食之客,則布席,席閒函丈。【註】函,容也。

又,長老之稱。易・師卦》:師貞,丈人,吉。又,朋友尊稱。長編》:富鄭公稱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。

又,釋氏所居曰方丈。杜甫詩:方丈渾連水。

又,杜甫詩:百丈牽來上瀨船。【註】百丈,牽船筏也。

說文》从又持十。俗加點,非。正譌》:丈借爲扶行之杖,老人持杖,故曰丈人。別作杖,通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上 部首:一部 )

《左傳・昭二十三年》以令役於諸侯,屬役賦丈。

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二年。

《杜甫詩》百丈牽來上瀨船。

謹照原文牽來改誰家。

〔註〕百丈,牽船筏也。

謹照原註筏改篾。

注解

〔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

〔丈〕字拼音是zhàng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丈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从又( 手 )持“十”。十,十尺。本义是长度单位,十尺。

〔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àng] ⑴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十尺⑵ 测量长度和面积⑶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直兩切頁碼68頁,第4

丈十尺也。从又持十。

附注奚世榦校案:「丈,當是杖之本字。从又,象持杖形,非九、十之十字也。」邵瑛羣經正字:「蓋隸變󱹅為支,故不得不變支為丈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直敞反頁碼191頁,第7行,第1

丈十尺也。從手,持十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孔子云『禹聲爲律,身爲度』,故從手。《漢書・律厤志》:『竹爲引,一引一丈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直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353頁,第1許惟賢159頁,第2

丈十尺也。从又持十。

段注《夫部》曰:周制八寸爲尺。十尺爲丈。人長八尺。故曰丈夫。然則伸臂一尋。周之丈也。故从又持十。直㒳切。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丈,十尺的长度。字形采用“又”作边旁,像一手持“十”进行丈量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由「十」和「又」構成。「十」義是記數,「又」義是右手,引申為長度之名,即十寸的長度。「十」、「又」二者相合,可會出十尺為丈之義。篆文沿之,無所更易。隸書下體變作二筆相交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以上諸形,由「十」、「又」二字構成,又和十、又二字沒聲音關係,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