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纍的意思解释

糸部21画上下结构U+7E8D

糸部

21画

15画

上下结构

LLLI

WWWF

KIKZ

60903

U+7E8D

251212512125121554234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钩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léi

基本解释

繩索。也作“縲”。

纏繞;攀援。

拘禁;囚繫。

無罪而被迫致死。

聯絡貌。

盛甲的器具。

公牛。也作“㹎”。

姓。

lěi

基本解释

同“累”。堆積;重疊。

lèi

基本解释

同“累”。牽連;拖累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léi

详细解释

1.大绳索。

《汉书 · 卷五四 · 李广传》:“以剑斫绝累,欲刺虎。”

2.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累彪。

1.捆绑、囚系。

唐 · 李翶《杨烈妇传》:“盖将掠其玉帛,俘累其男女。”

2.缠绕。

《诗经 · 周南 · 樛木》:“南有樛木,葛藟累之。”

参见“累累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léi

详细解释

1.参见【累累】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ind, wind about; link, join
  • binden, verbinden , Lei (Eig, Fam)
  • lier, grimp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:力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倫追切,𡘋音欙。說文》:綴得理也。禮・樂記》:纍纍乎端如貫珠。

又,《說文》:一曰大索也。小爾雅》:綆繘也。前漢・李廣傳》:以劒斫絕纍。【註】纍,索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繫也。廣韻》:係也。亦作縲。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不以纍臣釁鼓。【註】纍,囚繫也。前漢・司馬遷傳》:幽于纍紲。【註】纍,係也。

又,《詩・周南》:葛藟纍之。【釋文】纍,纏繞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甘瓠纍之。【註】纍,蔓也。

又,《禮・玉藻》:喪容纍纍。【註】羸憊貌。

又,〈齊語〉:諸侯甲不解纍。【註】纍,所以盛甲也。

又,《史記・孔子世家》:纍纍若喪家之狗。【註】纍纍然,不得志之貌也。

又,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秦巫𧙈、社主、巫保、族纍之屬。【註】族纍,二神名。

又,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欽弔楚之湘纍。【註】李奇曰:不以罪死曰纍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晉七輿大夫纍虎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魯猥切,音壘 —— 㟪壘,山名。或作纍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僞切,音嫘 —— 同「累」,事相緣及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《小爾雅》綆繘也。

謹照原文綆改纍。

注解

〔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纍〕字拼音是lé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畾、糸

〔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éi] ⑴ 繩索。也作“縲”。⑵ 纏繞;攀援。⑶ 拘禁;囚繫。⑷ 無罪而被迫致死。⑸ 聯絡貌。⑹ 盛甲的器具。⑺ 公牛。也作“㹎”。⑻ 姓。 [lěi] ⑴ 同“累”。堆積;重疊。 [lèi] ⑴ 同“累”。牽連;拖累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追切頁碼437頁,第3

纍綴得理也。一曰大索也。从糸畾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力追切頁碼1036頁,第1行,第1

纍綴得理也。一曰大索也。從糸畾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624頁,第1許惟賢1141頁,第7

纍綴得理也。

段注綴者,合箸也。合箸得其理,則有條不紊。是曰纍。《樂記》曰:纍纍乎端如貫珠。此其證也。

一曰大索也。

段注《論語》作縲。字之誤。注云:黑索也。亦誤作累。如《孟子》係累其子弟是。亦作羸。如《易・大壯》羸其角。馬云大索也。鄭,虞作纍。引申之,不以罪死曰纍。見楊雄反《離騷》注。

从糸。畾聲。

段注畾聲卽靁省聲也。力追切。十五部。按纍絫二字大不同。纍在十五部。大索也。其隷變不得作累。絫在十六部。增也。引申之延及也。其俗體作累。古所不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