齃
鼻部23画左右结构U+9F4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烏割切;《集韻》:許葛切,𡘋音䫘 —— 同「頞」。《說文》:頞,鼻莖也。《廣韻》:鼻齃。《史記・蔡澤傳》:唐舉相蔡澤蹙齃。【註】鼻蹙眉也。
注解
〔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鼻部。
〔齃〕字拼音是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鼻、曷。
〔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鼻梁:“口海~岳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烏割切頁碼第292頁,第7字續丁孫
頞
鼻莖也。从𩑋安聲。
齃
或从鼻、曷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厄渴反頁碼第730頁,第6行,第1字述
鼻莖也。從頁安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曰:「蔡澤蹙頞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30頁,第6行,第2字述
或從鼻、曷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烏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63頁,第6字許惟賢第730頁,第1字
鼻莖也。
段注鼻謂之準。鼻直莖謂之頞。《史記》唐舉相蔡澤曰:先生曷鼻,巨肩,魋顏,蹙齃。既言鼻又言頞者。曷同遏。遏鼻,言其內不通而齆。蹙齃,則言在外鼻莖也。鼻有中斷者。蔡澤,諸葛恪之相是也。有憂愁而蹴縮者。《孟子》言蹙頞是也。有病而辛頞者。此言其內酸辛,《素問》所言是也。
从𩑋。安聲。
段注烏割切。十五部。《釋名》曰:頞,鞍也。偃折如鞍也。知固可讀如安。
或从鼻曷。
段注曷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