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莢的意思解释

艹部10画上下结构U+83A2

艹部

10画

7画

上下结构

ADWW

TKOO

EGOO

44808

U+83A2

1221343434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iá

基本解释

一種植物果實的類型。由一個心皮生成的單子房發育而成,果皮成熟時乾燥,扁而長,沿兩邊裂開;開裂後,果皮成對稱的兩片。豆類植物的果實,大都如此。如:“豆莢”、“皂莢”、

“榆莢”。宋·范成大《初夏詩二首之一》:“桑葉露枝蠶向老,菜花成莢蝶飛來。”亦稱為“莢果”。

姓。如春秋時晉國有莢成僖子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jiá

详细解释

1.一种植物果实的类型。由一个心皮生成的单子房发育而成,果皮成熟时干燥,扁而长,沿两边裂开;开裂后,果皮成对称的两片。豆类植物的果实,大都如此。

宋 · 范成大《初夏》诗二首之一:“桑叶露枝蚕向老,菜花成荚蝶飞来。”

豆荚、皂荚、榆荚。

2.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荚成僖子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iá

详细解释

1.豆类等植物的果实。

豆荚、榆荚、槐树荚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ods of leguminous plants; pods
  • Behälter, Fuß (zur Befestigung von Instrumenten)​ (S)
  • graine, gouss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協切;《韻會》:吉協切,𡘋音夾。說文》:草實。博雅》:豆角謂之莢。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其植物宜莢。【註】莢物,薺莢王棘之屬。【疏】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。

又,蓂莢,堯時瑞草。

又,莢蒾。本草》:葉似木槿及榆柞小樹。

又,錢名。前漢・食貨志》:漢興,以爲秦錢重難用,更令民鑄莢錢。【註】如榆莢也。

又,陵名。水經注》:李夫人塚,塚形三成,世謂之莢陵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莢氏。風俗通》:莢成僖子,晉大夫。王僧孺《百家志》:荀永之娶平陽莢氏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其植物宜莢。

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。

注解

〔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莢〕字拼音是ji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夾

〔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á] ⑴ 一種植物果實的類型。由一個心皮生成的單子房發育而成,果皮成熟時乾燥,扁而長,沿兩邊裂開;開裂後,果皮成對稱的兩片。豆類植物的果實,大都如此。如:“豆莢”、“皂莢”、⑵ “榆莢”。宋·范成大《初夏詩二首之一》:“桑葉露枝蠶向老,菜花成莢蝶飛來。”亦稱為“莢果”。⑶ 姓。如春秋時晉國有莢成僖子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叶切頁碼25頁,第11

莢艸實。从艸夾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尺俠反頁碼92頁,第7行,第3

莢艸實。從艸夾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》「其植艸宜莢物」是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叶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51頁,第1許惟賢65頁,第11

莢艸實。

段注《周禮》曰:墳衍植物宜莢物。按莢物兼艸木言。

从艸。夾聲。

段注古叶切八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