梠
木部10画左右结构U+68A0
外语翻译
- a small beam supporting the rafters at the eav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力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兩舉切,𡘋音呂。《說文》:楣也。《廣韻》:桷端連綿木也。《博雅》:楣檐櫺皆謂之梠。《釋名》:或謂之槾。見槾字註。
注解
〔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梠〕字拼音是lǚ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呂。
〔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ǚ] ⑴ 屋檐。⑵ 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力舉切頁碼第187頁,第13字續丁孫
梠
楣也。从木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力舉反頁碼第470頁,第2行,第1字述
楣也。從木吕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力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019頁,第1字許惟賢第449頁,第2字
楣也。
段注《釋名》曰:梠,旅也。連旅之也。《士喪禮》注曰:宇,梠也。《宀部》曰:宇,屋邊也。
從木。呂聲。
段注力舉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