邠
意思解释
邠
bīn基本解释
①古同“豳”,古地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。
②邠县,在中国陕西省。今作“彬县”。
③古通“彬”,有文彩:“斐如~如,虎豹文如。”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通“彬”。有文采。
斐如邠如,虎豹文如。 钦顺仲夏之吉日,遵并大道邠或。
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;
2.通“缤”。缤纷,繁盛貌。
朱绿之画,邠盼丽光。
邠盼(缤纷。文彩美盛的样子)
disorderly; numerous;
名词
◎同“豳”。古代诸侯国名 。周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迁居于此,在今陕西彬县。
邠国(古代传说的西方极远之国);邠疆(邠地边界);邠风(即《豳风》)
Bin state;
外语翻译
-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
- (ancienne ville du Shaanxi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府巾切;《集韻》:悲巾切;《韻會》:補巾切,𡘋音賔。《說文》:周太王國,在右扶風美陽縣,亦作豳。互詳豕部豳字註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州名,今屬陝西西安府。
义又,與彬同,文貌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斐如邠如,虎豹文如。
注解
〔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邠〕字拼音是b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分、⻏,五行属水。
〔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īn] ⑴ 古同“豳”,古地名,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。⑵ 邠县,在中国陕西省。今作“彬县”。⑶ 古通“彬”,有文彩:“斐如~如,虎豹文如。”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補巾切頁碼第207頁,第9字續丁孫
𨚇
異體邠
周太王國。在右扶風美陽。从邑分聲。
豳
美陽亭,卽豳也。民俗以夜市,有豳山。从山从豩。闕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布巾反頁碼第530頁,第6行,第1字述
周王徙國,在古扶風美陽。從邑分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30頁,第7行,第1字述
美陽亭即豳也。民俗以夜市有豳山。從山,從豩,闕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・百官表》:大率十里爲亭,亭有長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補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140頁,第2字許惟賢第502頁,第4字
周大王國。在右扶風美陽。从邑。分聲。
段注補巾切。十三部。
美陽亭卽豳也。民俗㠯夜市。有豳山。从山。从豩。闕。
段注按此二篆說解可疑。豳者,《公劉》之國。《史記》云慶節所國。非大王國。疑一。《漢・地理志》、《毛詩》箋,《郡國志》皆云:豳在右扶風栒邑。不在美陽。疑二。《地理》、《郡國》二志皆云:栒邑有豳鄉。徐廣曰:新平漆縣之東北有豳亭。漢右扶風之漆與栒邑皆是豳域。不得美陽有豳亭。疑三。從山,豩聲。非有闕也。而云從豩,闕。疑四。假令許果以豳合邠。當云或邠字。而不言及。疑五。葢古地名作邠。山名作豳。而地名因於山名。同音通用。如𨙸岐之比。是以《周禮》籥師經文作豳,注作邠。漢人於地名用邠不用豳。許氏原書當是豳岐本在《山部》。而後人移之。倂古今字爲一字。抑或許書之變例有然。未能定也。《經典》多作豳。惟《孟子》作邠。唐開元十三年始改豳州爲邠州。見《通典》、《元和郡縣志》。郭忠恕云:因似幽而易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