𨻼
阝部13画左右结构U+28EF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邊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邊迷切,𡘋音篦。《說文》:牢也,所以拘非也。《玉篇》:所以拘罪人也。《廣韻》亦作狴,《集韻》亦作𨻀。
又,《廣韻》:匹迷切;《集韻》:篇迷切,𡘋音批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正韻》:部比切,音婢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。
〔𨻼〕字拼音是b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𡌦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邊兮切頁碼第391頁,第7字續丁孫
𨻼
牢也。所以拘非也。从非,陛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比倪反頁碼第946頁,第2行,第2字述
牢也,所以拘非也。從非,陛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邊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13頁,第7字
𨻼牢謂之獄。
段注五字句。各本作牢也二字。今依《韵會》本訂。《牛部》曰:牢者,閑養牛馬圏也。引申之,凡閑罪人者曰𨻼牢。卽夏均臺,殷羑里,周圜土,秦囹圄,漢若盧也。《法言》曰:狴犴使人多禮。字作狴。猶鄉亭之繫曰犴,朝廷曰獄。字皆从犬。
所㠯拘非也。从非。
段注說从非之意。
陛省聲。
段注邊兮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