顽
意思解释
顽頑
wán基本解释
①愚钝。愚~。冥~不灵(愚昧顽钝不灵活)。
②不容易变化或动摇。~固。~强。~敌。~症。刁~。负隅~抗。
③淘气,胡闹。~皮。~童。
④同“玩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页( xié ),元声。从页。本义:难劈开的囫囵木头。
2.同本义。
纤枝无萧洒,顽干空突兀。
log split difficultly;
3.愚顽之人;顽固派 。
顽军(顽固派的军队)
stupid and stubborn person; diehards;
4.凶恶的人。
岂惜战斗死,为君扫凶顽。
ferocious perosn;
形容词
1.引申为浑圆。
闻平乐以下,四顾皆土山,而巉厉之石,不挺于陆而藏于水矣。盖山自此而顽,水自此而险也。
perfectly round;
2.顽固,不驯服。
顽童穷固。
顽算(耍弄,算计);刁顽(狡猾顽固);顽户(旧时官府指拖欠赋税之家);顽陋(顽固鄙陋);顽竖(顽劣的小子);顽躯(顽健的身体);顽猾(顽皮狡猾)
headstrong; stubborn;
3.头脑迟钝; 愚蠢。
顽,愚也。 父顽。 疑自苗人顽,恃险不终役。
冥顽不灵;顽仙(愚笨无知的仙人);顽昧(顽劣无知);顽疏(愚劣粗疏);顽卤(愚昧钝迟。或作“顽鲁”);顽贪(顽愚贪婪);顽恶(愚蠢桀骜);顽愚(愚鲁,资质低下迟钝);顽鄙(顽钝鄙拙)
insensate; stupid;
4.坚硬。
蛮兵如此顽皮,非火攻安能取胜?
顽皮(皮甲坚硬);顽铁(坚硬的铁);顽金(坚硬的金属);顽块(硬土块);顽重(又硬又重);顽肉(坏死硬化之肉)
hard;
5.粗钝 。
顽璞(未加工的玉石);顽钝(不锋利的器物);顽厚(粗厚);顽朴(粗陋而朴实);顽砖(粗劣的砖块)
coarse and blunt;
6.强暴 。
顽飇(狂风);顽阳(烈日);顽徒(蛮横不法之人)
violent;
7.坚强。
耄期尚有江湖兴,顽健人言见未曾。
firm;
动词
1.同“玩”。游戏。
拜了拜本州,就到上海去顽了这多少日子。
顽耍子(玩耍;游逛);顽不开(应付不了);顽耍(嬉戏,玩乐);顽游(顽耍,游玩);顽具(玩具)
play;
2.贪。通“忨” 。
顽涎(馋涎,比喻对女色的贪婪);顽廉懦立(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,使软弱的人能够自立。比喻感化力量的巨大)
be greedy for;
外语翻译
- obstinate, stubborn; recalcitrant
- dumm, unwissend, unsinnig (Adj), frech, ungezogen, rüpelhaft, schelmisch (Adj), starrköpfig, stur, hartnäckig, widerspenstig, eigensinnig (Adj)
- résistant, têtu, opiniâtre, conservateur (personn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五還切;《韻會》:魚鰥切,𡘋刖平聲。《說文》:㨡頭也。从頁,元聲。《玉篇》:鈍也。《廣韻》:愚也。《韻會》:癡也。《書・堯典》:父頑母嚚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: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。
义又,人名。《左傳・成十年》:鄭人立髠頑。【註】髠頑,鄭成公子。
又,古通文韻,魚雲切,音輑。蘇軾〈祭韓琦文〉:援手拯溺,期我于仁;豈知無用,既老益頑。
又,古通元韻,虞袁切,音涓。白居易〈悟眞寺〉詩:及爲山水遊,彌得縱疎頑;野麋斷羈絆,行走無拘攣。
注解
〔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頑〕字拼音是w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元、頁。
〔頑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頁( xié ),元聲。從頁。本义是難劈開的囫圇木頭。
〔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án] ⑴ 愚鈍⑵ 不容易變化或動搖⑶ 淘氣,胡鬧⑷ 同「玩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還切頁碼第292頁,第38字續丁孫
頑
㮯頭也。从𩑋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五還反頁碼第732頁,第7行,第1字述
㮯頭也,從頁元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㮯,椓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670頁,第6字許惟賢第733頁,第3字
㮯頭也。
段注《木部》曰:㮯,梡木未析也。梡,㮯木薪也。凡物渾淪未破者皆得曰㮯。凡物之頭渾全者皆曰㮯頭。㮯頑雙聲。析者銳。㮯者鈍。故以爲愚魯之偁。《左傳》曰: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。
从𩑋。元聲。
段注五還切。十四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