栱
木部10画左右结构U+6831
意思解释
栱
gǒng基本解释
◎〔枓~〕见“枓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。其与方形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枓栱,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,兼有装饰效果,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。
栱子(又作“斗栱”。建筑物的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);栱桷(栱和桷)
arch;
外语翻译
- large peg, stake; post, pillar
- pilier, poste, grande cheville, participa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勇切,𡘋音拱 —— 大杙也。《爾雅・釋宮》:杙大者爲栱,小者爲閤。
义又,栱斗,柱頭枓栱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渠容切,音蛩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爾雅・釋宮》杙大者爲栱,小者爲閤。
謹照原文改杙大者謂之栱,長者謂之閣。
注解
〔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栱〕字拼音是g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共。
〔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ǒng] ⑴ 〔枓~〕见“枓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竦切頁碼第408頁,第9字續丁孫
拲
兩手同械也。从手从共,共亦聲。《周禮》:「上辠,梏拲而桎。」
㭟
拲或从木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矩悚反頁碼第979頁,第3行,第1字述
兩手共同械也。從手共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上罪梏拲而桎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79頁,第3行,第2字述
拲或從木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竦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43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0頁,第11字
㒳手共同械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掌囚。上罪梏拲而桎。鄭司農云:拲者,㒳手共一木也。
从手。共聲。
段注此舉形聲包會意。居竦切。九部。
《周禮》曰:上辠梏拲而桎。
拲或作木。
段注猶桎梏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