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譎的意思解释

言部19画左右结构U+8B4E

言部

19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YCBK 86,YCNK 98

YRNHB

SXML

07627

U+8B4E

4111251545232534251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ué

基本解释

见“谲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jué

详细解释

1.欺诈的。

诡计多端。

2.奇异、怪异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五回》:“惟嫡孙宝玉一人,秉性乖张,生情怪谲。”

诡异、诡谲、诡秘。

1.欺骗。

《韩非子 · 孤愤》:“主失势而臣得国,主更称蕃臣,而相室剖符,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私也。”

2.决断。

《荀子 · 儒效》:“若夫谲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。”

隐讳而不直言。

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宗经》:“藻辞谲喻,温柔在诵。”

谲谏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ué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怪异;奇特。

谲异、诡谲、奇谲。

2.《书》诡诈。

谲诈、狡谲、谲而不正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unning, crafty, sly, wily
  • betrügerisch
  • tromp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古穴切,音玦。說文》:權詐也。益、梁曰謂謬,欺天下曰譎〔「謬」上衍一「謂」字。本作:益、梁曰謬,欺天下曰譎〕廣雅》:欺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詐也。自關東西或曰譎。論語》:晉文公譎而不正,齊桓公正而不譎。【鄭註】詐也。【朱傳】詭也。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奇物譎詭,俶儻窮變。前漢・王吉傳》:各取一切,權譎自在。荀子・大略篇》:奉妒昧者,謂之交譎。韓非子・孤憤篇》:此人臣之所以譎主便私也。【註】設詐謀以誑誤於主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譎諫依違,不直言也。詩・國風・關雎序》:主文而譎諫。

又,紆譎,曲折也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超紆譎之淸澄。

又,《博雅》:譎,恢美也。

又,譎觚。義詳角部觚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或省作矞。詳矛部矞字註。

又,《讀書通》:通作𣲺易・睽卦》〔王註〕:恢詭譎怪。【釋文】詐也、乖也。本亦作𣲺荀子・儒效篇》:譎德而定次。【註】謂斷𣲺其德。譎與𣲺同。

注解

〔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譎〕字拼音是ju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矞

〔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ué] ⑴ 见“谲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穴切頁碼75頁,第2

譎權詐也。益、梁曰謬欺,天下曰譎。从言矞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鵙穴反頁碼211頁,第5行,第1

譎權詐也。益梁曰謬,欺天下曰譎。從言矞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95頁,第3許惟賢178頁,第6

譎權詐也。益梁曰謬。欺天下曰譎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膠譎詐也。涼州西南之閒曰膠。自關而東西或曰譎。或曰膠。詐,通語也。按《廣雅》及《爾雅・釋文》引《方言》皆有謬字。此欺天下曰譎不可通。當爲關東西曰譎。

从言。矞聲。

段注古穴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谲,玩弄权术与欺诈。益、梁等地称这种可耻行为为“谬”或“欺”,而天下大多称之为“谲”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矞” 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