𨘷
辶部19画半包围结构U+2863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:邈字。《後漢・馮衍傳》:𨘷名賢之高風。【註】𨘷,凌也。
注解
〔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𨘷〕字拼音是miǎ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䫉。
〔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ǎo] ⑴ 同“邈”。也作“𧂀”。《説文新附•辵部》:“𨘷,遠也。从辵,䫉聲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邈,遠也;𨘷,同邈。”《字彙•辵部》:“𨘷,同邈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莫角切頁碼第55頁,第28字續丁孫
𨘷
異體邈
遠也。从辵䫉聲。
附注鈕樹玉新附考:「《隸釋》載漢碑有邈,而北海相景君碑『𧂀然高厲』、繁陽令楊君碑『貞皦𧂀倫』竝作䫉。又《詩・抑》『聽我藐藐』、《左・僖九年傳》『以是藐諸孤』,亦从艸,不从辵。貌為籀文䫉,此从籀文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