磑
国语辞典解释
磑硙
wèi详细解释
名
◎石磨,碾去谷物外皮的农具。
《北齐书 · 卷一八 · 高隆之传》:“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,造治碾硙,并有利于时。”宋 · 黄庭坚《双井茶送子瞻》诗:“我家江南摘云瘦,落硙霏霏雪不如。”
动
◎磨碎。
宋 · 陆游《蜗庐》诗:“有书嬾读吾堪愧,睡起何妨自硙茶。”
磑硙
ái详细解释
形
◎硙硙:(1) 高的样子。《集韵 · 平声 · 咍韵》:“硙,硙硙,高貌。”《文选 · 宋玉 · 高唐赋》:“盘岸巑岏,裖陈硙硙。”唐 · 李善 · 注:“硙硙,高貌。”(2) 光亮的样子。《文选 · 枚乘 · 七发》:“白刃硙硙,矛戟交错。”(3) 坚硬的样子。《文选 · 张衡 · 思玄赋》:“行积冰之硙硙兮,清泉沍而不流。”(4) 聚积的样子。《汉书 · 卷二二 · 礼乐志》:“硙硙即即,师象山则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stone mill; grind; break apart
- Mühlstein (S), Promille, 1, 10 Prozent, Fabrik (S), mahlen (V)
- blanc neigeux, blanc pur, sans tach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五對切;《韻會》:魚對切,𡘋音𨢉 —— 磨也。《正字通》:磑,碎物之器,古公輸班作磑。晉王戎有水磑。今俗謂之磨。或訓磑爲碓下石,不知碓下石卽今石臼,非磑也。
又,《韻會》:魚回切,音嵬 —— 積也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磑磑卽卽。【註】磑磑,崇積。卽卽,充實。
又,《集韻》:魚衣切,音沂 —— 䃺石。
又,居希切,音機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玉篇》:公哀切,音該。揚子《方言》:磑磑,堅也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行積冰之磑磑。
又,《集韻》:魚開切,音皚。周武王〈刀銘〉:刀利磑磑。枚乘〈七發〉:白刃磑磑。
又,《字彙補》:蒙破切,音磨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隂陽相磑,物咸雕離。【註】磑,音磨。
注解
〔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ái、w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豈。
〔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i] ⑴ 〔~~〕形容很高的樣子。㈡ [wèi] ⑴ 石磨:“造治碾~。”⑵ 同“碨”。切磨;磨碎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對切頁碼第313頁,第7字續丁孫
磑
䃺也。从石豈聲。古者公輸班作磑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五對反頁碼第778頁,第3行,第2字述
䃺也。從石豈聲。古者公輸班作磑。
鍇注臣鍇按:《晉書》王戎有水磑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808頁,第1字許惟賢第790頁,第7字
䃺也。从石。豈聲。
段注五對切。十五部。
古者公輸班作磑。
段注《廣韵》云:《世本》曰:公輸般作磑。語必出《世本》作篇矣。班與般古通。是以《檀弓》作般。《孟子》注作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