𧤖
角部16画左右结构U+2791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烏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鄔賄切,𡘋隈上聲。《說文》:角曲中也。
又,《廣韻》:烏恢切;《集韻》:烏回切,𡘋音隈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𧤖〕字拼音是wē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畏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烏賄切頁碼第138頁,第15字續丁孫
𧤖
角曲中也。从𧢲𠂽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塢枝反頁碼第356頁,第6行,第2字述
角曲中也。從角畏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周禮・考工記》曰:「當弓之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烏賄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39頁,第2字許惟賢第328頁,第7字
角曲中也。
段注《考工記》曰:夫角之中。恆當弓之畏。畏也者必橈。杜子春讀畏爲威。威謂弓淵。鄭讀畏如秦師入隈之隈。按《大射儀》弓淵字作隈。鄭讀從之也。弓之中曰畏。角之中曰𧤖。皆其曲處。而《弓人》必以𧤖傅於畏。故記曰恆當。
从角。畏聲。
段注烏賄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