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觸的意思解释

角部20画左右结构U+89F8

角部

20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QELJ

NBWLI

RLRI

26227

U+89F8

35351122522135251214 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𡝈𧢻𧣈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ù

基本解释

见“触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chù

详细解释

1.兽类用犄角抵物。

《易经 · 大壮卦 · 九三》:“羝羊触藩,羸其角。”清 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· 卷九 · 如是我闻三》:“奴子刘琪,畜一牛一犬,牛见犬辄触,犬见牛辄噬。”

2.碰撞、遇到。

《左传 · 宣公二年》:“触槐而死。”

接触、触电、一触即发、触景生情。

3.冒犯、干犯。

《清平山堂话本 · 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婆婆耐不过,从头将打先生、骂媒人、触夫主、毁公婆,一一苦诉一遍。”

触犯长上。

4.感动、引发。

宋 · 林正大《满江红 · 寂寞江城》词:“怕明朝,酒醒落纷纷,那忍触。”《镜花缘 · 第四回》:“武后听罢,心中忽然动了一动,倒像触起从前一件事来。”

感触。

姓。如战国时赵国有触詟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chù

详细解释

1.碰;撞;挨著。

触礁、抵触、触及、触目惊心。

2.触动;触发(感情变化等)。

触怒、感触、一句话触起了他的乡愁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touch; butt, ram, gore
  • berühren, abtasten (V)
  • toucher, émouvoir, excit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 )

古文: 𧢻

唐韻》:尺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樞玉切,𡘋衝入聲。說文》:牴也。易・大壯》:羝羊觸籓。前漢・元帝紀》:去禮義,觸𠛬法。荀子・議兵篇》:觸之者角摧。揚子《𤣥》:星辰不相觸。

又,《玉篇》:據也。增韻》:污也。

又,觸衣。本草綱目》:褌襠,一名觸衣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襄十一年》:鄭人賂晉侯以師觸。【註】樂師名。

又,姓。史記・趙世家》:左師觸龍。

又,《集韻》:昌句切,芻去聲 —— 亦牴也。揚雄〈校獵賦〉:票禽之紲踰,犀兕之牴觸;熊羆之拏攫,虎豹之凌遽。觸叶遽,遽音詎。師古讀。

集韻》亦作觕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 )

《揚雄・校獵賦》票禽之紲踰,犀兕之抵觸。

謹照原 書校獵賦改羽獵賦。

注解

〔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觸〕字拼音是c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蜀

〔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ù] ⑴ 见“触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尺玉切頁碼138頁,第18

觸抵也。从𧢲蜀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以欲反頁碼357頁,第1行,第2

觸牴也。從角蜀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尺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740頁,第2許惟賢329頁,第2

觸牴也。

段注《牛部》曰:牴,觸也。

从角。蜀聲。

段注尺玉切。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触,两畜相抵抗。字形采用“角”作边旁,“蜀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左像角,右像「蜀」。篆文從角、蜀聲。從「角」,表示與動物有關;「蜀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