𠂕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矢,古作𠂕。註詳部首。
注解
〔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。
〔𠂕〕字拼音是shǐ,上下结构。
〔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ǐ] ⑴ 同“矢”。《集韻•旨韻》:“矢,古作𠂕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式視切頁碼第168頁,第2字續丁孫
𠓡
異體矢、𠂕
弓弩矢也。从入,象鏑栝羽之形。古者夷牟初作矢。凡矢之屬皆从矢。
附注饒炯部首訂:「篆形上象鏑,中直象幹,下象栝,旁出象羽。說解云『从入』者誤矣。」
蔣注《世本》:牟夷作矢。張澍稡《世本》集補注:矢亦曰箭,以小竹作幹,長三尺一寸,膠翎為羽,鍊金為簇,簇之可貫肢體,以威天下。《荀子注》及《說文》作夷牟,《山海經》引《世本》作牟夷。又桉《荀子》云:浮游作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失止反頁碼第419頁,第1行,第1字述
弓弩矢也。從入,象鏑括羽之形。古者夷牟初作矢。凡矢之屬,皆從矢。
鍇注臣鍇按:《吕氏春秋》夷羿作弓,弓矢當同時,,象括羽。《周禮・矢人》謂:枉矢、絜矢、利矢、鍭矢、矰矢、茀矢、恒矢、庳矢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式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01頁,第3字許惟賢第399頁,第9字
弓弩矢也。
段注弓弩所用䠶之矢也。
从入。
段注矢欲其中。
象鏑栝羽之形。
段注鏑謂丨也。《金部》曰:鏑,矢鏠也。栝作括者,誤。栝謂也。《木部》曰:桰,矢桰檃弦処。岐其耑以居弦也。羽謂一也。《羽部》曰:翦,矢羽是也。矢羽從,而橫之何也。以識其物耳。矢之制詳於《考工記》矢人。式視切。十五部。
古者夷牟初作矢。
段注《山海經》曰:少暤生般。般是始爲弓矢。郭曰:《世本》云牟夷作矢。揮作弓。弓矢一器。作之㒳人。於義有疑。此言般之作是。按弦木爲弧。掞木爲矢。𣪠傳系諸黃帝堯舜之下。葢不妨有同時合成之者。夷牟,郭作牟夷。《孫卿》作浮游。
凡矢之屬皆从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