黂
意思解释
黂
fén基本解释
①麻的子实;亦泛指麻:“见~而求成布。”
②粗麻布:“昔者宋国有农夫常衣縓~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古书上指麻的子实。
hemp seeds;
2.粗麻。
昔者宋国有田夫,常衣媪黂,仅以过冬。
burlap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符分切,音汾。《玉篇》:枲實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黂,枲實。【疏】黂,卽麻子名也。《淮南子・說林訓》:黂不類布,而可以爲布。
义又,通作蕡。《儀禮・喪服》:苴者,麻之有蕡者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扶沸切;《集韻》:父沸切,𡘋音㵒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儀禮》苴者,麻之有蕡者也。
謹照原文苴字下增絰字。
注解
〔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麻部。
〔黂〕字拼音是fé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麻、賁。
〔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én] ⑴ 麻的子实;亦泛指麻:“见~而求成布。”⑵ 粗麻布:“昔者宋国有农夫常衣縓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房未切頁碼第16頁,第16字續丁孫
萉
枲實也。从艸肥聲。
𪎰
異體黂、𪎯
萉或从麻、賁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扶云反頁碼第65頁,第3行,第1字述
枲實也。從艸肥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儀禮》:「苴麻之有子者。」然則萉,麻子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5頁,第4行,第1字述
萉或從麻賁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房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90頁,第2字許惟賢第39頁,第1字
枲實也。
段注枲,麻也。枲實,麻子也。《釋艸》作黂。《周禮・籩人》,艸人作蕡。《喪服》傳云:苴絰,苴麻之有蕡者也。按麻實名萉。因之麻亦名萉。艸人用蕡。《說文》林下云:萉之緫名。皆是。
从艸。肥聲。
段注房未切。十五部。
萉或从麻賁。
段注按賁聲本在十五部。音轉入十三部。故𪎰亦符刃,符分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