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𪎭的意思解释

𪎭

麻部23画半包围结构U+2A3AD

麻部

23画

12画

半包围结构

YSSI

IDHDE IDHDE

TGOK

U+2A3AD

41312351235312343424134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𪎭

méi

1.同“糜”。

2.拼音méi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麻部 )

唐韻》:靡爲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忙皮切,𡘋音糜。說文》:穄也。廣韻》:𪎭,穄別名。呂覽・本味篇》:陽山之穄,南海之秬。【註】關西謂之糜,冀州謂之𪎭。秬,黑黍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下 部首:麻部 )

謹按說文玉篇類篇𪎭字在黍部。𪎭者黍類故其字从黍。今謹將𪎭字及註並移於黍部十一畫𪐍字之前。

《呂覽・本味篇》陽山之穄,南海之秬。〔註〕關西謂之糜,冀州謂之𪎭秬,黑黍也。

謹按文義呂覽上增又與靡通四字。並照原文糜字改靡字。糜字改堅字。省秬黑黍也四字。

注解

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麻部

𪎭〕字拼音是mé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麻、黍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靡爲切頁碼232頁,第1

𪎭

異體𪐎

𪎭穄也。从黍麻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美皮反頁碼594頁,第5行,第1

𪎭穄也。從黍麻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靡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317頁,第1許惟賢575頁,第4

𪎭穄也。

段注穄見《禾部》。𪎭,黍之不黏者。如稴爲稻之不黏者,稷爲秫之不黏者也。高注呂氏《春秋》曰:穄,關西謂之𪎭。冀州謂之䵖。《九穀攷》曰:《特牲》饋《食禮》。尸嘏主人有摶黍之儀。必是炊𪎭爲飯。不相黏著。故令佐食者摶之而後授尸。按《周禮》上訓注云:荆揚地宜稻。幽幷地宜麻。依李氏,聶氏皆忙皮反。則麻本作𪎭。《九穀攷》云:鄭據《職方氏》爲說也。幽州宜三種。幷州宜五種。內皆有黍。

从黍。麻聲。

段注靡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