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燹的意思解释

火部18画上下结构U+71F9

火部

18画

14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EEOU 86,GEGO 98

MOF

GQGU

11809

3611

7662

U+71F9

135333413533344334 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野火。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。兵~。烽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野火。

,野火也。 《玉篇》

兵燹(因战争所遭受的焚烧破坏)

wild fire; prairie fire;

2.后专指兵火、战火。

先圣旧宅,近日亦遭兵之厄,可叹也夫! 宋 · 庄季裕《鸡肋篇》历世既久,悉毁于兵;间有遗编,多为世俗秘而藏之。 宋 · 张存《重刊埤雅序》久闻离乱今始见,烟火高低变烽 明 · 高启《次韵杨孟戴早春见寄》

flames of war;

动词

焚烧 及闻蕙棺被燹,顿违共穴之情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burn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火、野火。

《说文解字 · 火部》:“燹,火也。”

2.战争所引起的焚烧破坏。

明 · 张自烈《正字通 · 火部》:“燹,兵火曰燹。”明 · 高启《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》诗:“久闻离乱今始见,烟火高低变烽燹。”

焚烧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七八回》:“及闻槥棺被燹,惭违共穴之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火;野火。

太祖当兵燹之后,户口顾极盛(《明史‧卷七十七‧食货志一》)。

2.《书》焚烧。

让惨然为燹券,召母归之(《新唐书‧卷一九七‧循吏列传‧子让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ire; wild fires
  • Feuersbrunst, Großbrand (S)
  • incendie, sinist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蘇典切,音銑。說文》:火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先踐切;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息淺切,𡘋音鮮。玉篇》:野火。廣韻》:《字林》云逆燒。亦作𤐨

又,《集韻》:許利切;《韻會》:虛器切,𡘋𤡬 —— 火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妨正切,音聘 —— 火貌。

又,敷文切,音芬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燹〕字拼音是x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豩、火,五行属

〔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ǎn] ⑴ 野火。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穌典切頁碼334頁,第5

燹火也。从火豩聲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(古文)从火,㣈聲。㣈、燹,雙聲對轉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吁位反頁碼817頁,第3行,第2

燹火也。從火豩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穌典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918頁,第2許惟賢838頁,第1

燹火也。

段注《韵會》引《字林》曰:逆燒也。

从火。豩聲。

段注穌典切。十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