竚
立部10画左右结构U+7ADA
外语翻译
- stand and wait for long time
- attendre, espé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直呂切;《集韻》:丈呂切,𡘋音宁 —— 企也、久立也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結桂枝兮延竚。【王逸註】竚,立也。
义本作佇。
注解
〔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。
〔竚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立、宁。
〔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ù] ⑴ 同“伫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直呂切頁碼第483頁,第6字續丁孫
宁
辨積物也。象形。凡宁之屬皆从宁。
附注按:古文字是櫥、匵的象形初文。甲骨文、金文貯字或作宁中藏貝形。宁、貯原為一字,後分化為二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直與反頁碼第1126頁,第7行,第1字述
辨積物也。象形。凡宁之屬,皆從宁。
鍇注臣鍇曰:「辨,分別也。宁象上隆四周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直侶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94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81頁,第6字
辨積物也。
段注辨今俗字作辦。音蒲莧切。古無二字二音也。《周禮》。以辨民器。辨,具也。分別而具之。故其字从刀。積者,聚也。宁與貯葢古今字。《周禮》注作𡪄。《史記》作積著。釋宫。門屛之閒曰宁。郭云:人君視朝所宁立處。《毛詩傳》云:宁立,久立也。然則凡云宁立者,正積物之義之引申。俗字作佇,作竚。皆非是。以其可宁立也,故謂之宁。《齊風》作著。
象形。
段注其旁有禦。其下有阯。其上有顚。辦積之形也。直侣切。五部。
凡宁之屬皆从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