术
意思解释
术術
shù基本解释
①技艺。技~。艺~。武~。学~。不学无~。
②方法。战~。权~。心~。
③古代城市中的道路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行,术声。行,甲骨文中指道路。本义:城邑中的道路。
2.同本义。
術,邑中道也。 术,道也。 审端径术。 园圃术路。 横术何广广兮。 归空城兮,狗不吠,鸡不鸣,横术何广兮,固知国中之无人!
road;
3.泛指街道、道路。
齐城、 高唐当术而大败。
术阡(道路);术径(大道与小路);术路(大道);术衢(道路)
street; road;
4.方法;策略。
臣有百胜之术。 叩其术,曰:“是无难,别具本章,狱词无易,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。” 子有何术可导我耶?
术法(方法);术鹄(方法与目的)
method; tactics;
5.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、手段。
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,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
tactics;
6.权术;计谋。
人主之大物,非法则术也。
术数(方法和谋略);术计(权术计谋);术略(韬略;谋略);术谋(讲求权术谋略)
political trickery;
7.技艺;业术。
古之学术道者。 役民三司盗者,授以击刺之术。 女婉贞,年十九,自幼好武术,习无不精。
营造术;雕刻术;术道(才艺之道);航海术
art; skill; techinque;
8.法,法律。
术,法也。 不以犯有司正术也。 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。
law;
9.学说。
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 窦太后好 黄帝、 老子言,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《黄帝》《老子》,尊其术。
theory;
10.方术。指医、占卜、星相等术艺。
近塞上之人,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。
术数(用星占、卜筮、命相、拆字等方术,推测国家和个人的气数及命运);术法(法术;方术);术知(道术才智);术者(术人,以占卜、星相等为职业的人)
divination;
动词
1.学习;实践。
蛾子时而术之。
study; practise;
2.通“述”。申述,叙述,记叙。
昔者暴王作之,穷人术之。 体恭敬而心忠信,术礼义而情爱人。 今陛下念思祖考,术追厥功。 能术远者考之以近。
narrate; recount; relate;
3.选择职业。
孟子曰:“术不可不慎。”信夫!
choose a occupation;
术術
zhú基本解释
◎草名。菊科术属植物的泛称。多年生草本。有白术、苍术等数种。也作“𦬸”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𦬸,山薊,楊枹薊。”《集韻•術韻》:“𦬸,草名。《説文》:‘山薊也。’或作术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白术 。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互生,椭圆形或羽裂,边缘有刺状细锯齿,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。
术,白蓟。
large head atractylodes;
2.几种苍术属植物之一 。
苍术;茅术
atractylodes;
3.另见 shú;shù。
外语翻译
- art, skill, special feat; method, technique
- Können, Kunstfertigkeit (S), Methode, Verfahren (S)
- plantes de la famille des marguerites (botanique), méthode, techniq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食聿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食律切,𡘋音術 —— 穀名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衆,秫。【疏】衆一名秫,謂黏粟也。北人用之釀酒,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仲冬乃命大酋,秫稻必齊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𣑱羽以朱湛丹秫。【註】丹秫,赤粟也。
义又,與鉥同。《戰國策》:鯷冠秫縫。【註】秫,綦緘也 —— 言女工之拙。卽鉥字通借。
注解
〔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秫〕字拼音是s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朮,五行属木。
〔秫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从古文术,加禾。本义是谷物之有粘性者。也指不粘者。
〔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ú] ⑴ 黏高粱,可以做烧酒,有的地区泛指高粱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食聿切頁碼第228頁,第22字續丁孫
秫
異體秫
稷之黏者。从禾;朮,象形。
朮
異體术
秫或省禾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下象其莖葉,上象其𥝩。」按:甲骨文作「术」,象形。後加禾旁為類符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常出反頁碼第583頁,第6行,第1字述
稷之黏者。從禾术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黏者,柔懦也;术者,象其體柔撓;八,其米也。言聲,傳寫誤加之,下有朮字,不當言聲。若許愼不知,則當言闕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83頁,第7行,第1字述
或不從禾作。
鍇注臣鍇曰:「但象其禾體柔弱也。𦬸、術、怵、述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食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287頁,第1字許惟賢第563頁,第4字
稷之粘者。
段注《九穀攷》曰:稷,北方謂之高粱。或謂之紅梁。其粘者黃白二種。所謂秫也。秫爲黏稷。而不黏者亦通𧦝爲秫秫。而他穀之黏者亦叚借通偁之曰秫。陶淵明使公田二頃。五十畝種秫。稻之黏者也。崔豹《古今注》所謂秫爲黏稻是也。
从禾。朮象形。
段注下象其莖葉。上象其𥝩。食聿切。十五部。鍇本作术聲。
秫或省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