浾
氵部10画左右结构U+6D7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敕貞切;《集韻》:癡貞切,𡘋音檉。《說文》:棠棗汁。
又,《集韻》:資辛切,音津。又,《廣韻》:側加切;《集韻》:莊加切,𡘋音樝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䞓,《集韻》或作赬,亦作泟。
注解
〔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浾〕字拼音是c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赤。
〔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ēng] ⑴ 棠枣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敕貞切頁碼第342頁,第9字續丁孫
𣵩
異體浾
䞓棠棗之汁,或从水。
泟
浾或从正。
附注段注本作「浾,棠棗之汁也。从赤、水。」並注:「各本轉寫舛誤,今正……棠棗汁皆赤,故从赤水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32頁,第2行,第2字述
䞓棠棗之汁。或從水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32頁,第2行,第3字述
浾或從正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勅貞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965頁,第3字許惟賢第859頁,第8字
棠棗之汁也。从赤水。
段注各本轉寫舛誤。今正。浾與䞓音雖同而義異。別爲一字。非卽䞓字也。棠棗汁皆赤。故从赤水會意。勅貞切。十一部。
浾或从正。
段注正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