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華的意思解释

艹部10画上下结构U+83EF

艹部

10画

7画

上下结构

AGAF 86,AGAG 98

TMTJ

EAEB

44504

U+83EF

1221122112 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

𡺛𠌶𦰗𡼀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uá

基本解释

美丽而有光彩的。~丽。~艳。~彩。~贵。~章。~表(亦称“桓表”)。~盖。

精英。精~。含英咀( jǔ )~。

开花。~而不实。春~秋实。

繁盛。繁~。荣~富贵。

奢侈。浮~。奢~。

指中国或汉族。~夏。中~。~裔。~胄( ① 华夏的后裔; ② 贵族的后裔)。~工。

敬辞,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。~翰(称人书信)。~诞(称人生日)。~居(称人住宅)。

头发花白。~发( fà )。~颠(指年老)。

指时光。年~。韶~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華麗;光彩美麗。

金銀美之服。 宋 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堂之上。 明 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衣乘馬。 明 · 高啓《書博雞者事》

華扁(華麗的匾額);華彩(華美;光彩);華服(華麗的服裝);華輿(華美的車輛或轎子);華筵(華美的筵席);華觀(華麗的觀闕,即宮門前的望樓);華轂(華麗的車)

magnificent; gorgeous;

2.豪華。

況我大魏天王,個爲侈。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》

luxurious; sumptuous;

3.稱美之詞。通常用於跟對方有關的事物 。

華名(美名);華宗(對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稱);華箋(對他人來信的敬稱);華緘(對他書信的美稱或敬稱)

your;

4.灰白。

多情應笑我,早生髮。 蘇軾《赤壁懷古》

華首(頭髮花白。指老人);華顛(白髮);華鬢(鬢髮花白);華髮(花白頭髮)

grey;

5.年輕;年少 。

華年

young;

6.浮華。

處其實,不居其 《老子》

華辭(虛浮巧飾的言辭);華譽(不實的聲譽);華風(浮華的文風)

flashy; extravagant;

7.漢語 。

華言(指中原地區的語言。後泛指漢語)

Chinese;

8.榮華;光耀 。

華伍(指達官貴人);華序(顯要的官階);華使(顯貴的官吏);華秩(顯位;高階)

glory;

9.顯耀 。

華近(顯貴而親近君上的官職);華要(顯要尊貴的官職);華省(顯貴而職務上能親近君主的官署);華重(顯貴而重要的官職)

splendor;

10.繁盛。

其街市之繁,人煙之阜盛,自與別處不同。 《紅樓夢》

華滋(草木茂盛的樣子)

luxuriant;

11.鮮美。

其民食而脂肥。 《素問》。王冰注:華謂鮮美,酥酪骨肉之類也。

delicious;

12.彩色。特指雕繪或裝飾 。

華軒(飾有文采的曲欄);華袞(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。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);華納(有雕飾的臺階。納,即納陛);華幄(帝王所居的華麗的帷帳)

color;

名词

1.中國 。

來華訪問;華中;華北

China;

2.我國古稱華夏,今稱中華。省稱“華” 。

華夷(華是漢族,夷指非漢族的其他少數名族);華風(指漢族或中原的風俗)

the Han nationality;

3.光輝;光彩。

日月光,旦復旦兮。 王勃《卿雲歌》

華景(明亮的陽光);華月(皎潔的月亮);華煥(光彩絢麗);華魄(光彩;亦指皎潔的月光)

brilliant;

4.泉中的礦物由於沉積而形成的物質 。

鈣華;硅華

sinter;

5.借昇華而得的化學品 。

硫華;鋅華

flowers;

6.車蓋 。

華芝(車蓋。因車蓋的外形象芝而得名)

cover of a carriage;

7.時光 。

年華,歲華,韶華

time;

8.聲望。

客遊樑朝,則聲籍甚。 《文選 · 任彥升 · 宣德皇后令》

prestige;

9.精華。

天寶。 王勃《滕王閣序》

華甸(精華薈聚之區。常以指京都、中原、中國);華英(精華);華髓(精髓)

essence;

10.文才。

昔庚無規才清英。 劉勰《文心雕龍》

talent for literature;

11.瓜類植物的果實。

天子樹瓜,不斂藏之種也。 《禮記》

fruit;

12.光環。

薄雲敝日時,由於無數水滴的衍射,在太陽、月亮或其他發光體四周形成的一組或幾組小半徑的同心彩色光環

corona;

13.礦脈或煤層已發生氧化或分解的露頭。

blossom; bloom;

14.另見 huā;huà。

huà

基本解释

〔~山〕山名,五岳中的西岳,在中国陕西省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山名,華山 。在陝西省東部,北臨渭河平原,屬秦嶺東段。華山又稱太華山,古稱“西嶽”,海拔1997米,有壁立千仞之勢。

華嵩(華崧。華山與嵩山的並稱。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)

Mount Huashan;

2.姓。

華佗;華扁(古代名醫華陀、扁鵲的並稱)

3.另見 huā,huá。

huā

基本解释

同“花”,花朵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會意。从芔,从芌( xū )。“華”的本字,上面是“垂”字,象花葉下垂形。本義:花。

2.通“花”,花朵。

,榮也。 《說文》木謂之,草謂之榮。 《爾雅 · 釋草》桃之夭夭,灼灼其 《詩 · 周南 · 桃夭》焜黃葉衰。 《樂府詩集 · 長歌行》今言實之者。 宋 · 王安石《遊褒禪山記》

華英(指花);華葉(花與葉);華勝(花勝。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);華實(花和果實;亦指開花結果)

flower;

3.輕浮柔弱如花的脈象。

脈至如者,令人善恐。 《素問》。王冰注:“謂似華虛弱,不可正取也。”

flower pulse;

1.開花。

桃李始 《淮南子 · 時則訓》

華而不實(只開花不結果。比喻外表好看,內容空虛)

flower;

2.昏花。

僧問:“撥塵見佛時如何?”師曰:“莫眼。” 《五燈會元》

dazzle;

3.當中剖開。

瓜曰之。 《爾雅》爲國君者之。 《禮記 · 曲禮》。注:“中裂之。”

dissect;

4.另見 huá;huà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huá

详细解释

1.中国、华夏的简称。

《左传 · 定公十年》:“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。”

2.光彩、光泽。

唐 · 李白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诗:“黄鹤楼前月华白,此中忽见峨眉客。”吴代十国南唐 · 李煜《秋莺》诗:“莫更留连好归去,露华凄冷蓼花愁。”

3.时光。

唐 · 刘方平《秋夜泛舟》诗:“岁华空复晚,乡思不堪愁。”

年华、韶华。

4.文采、文饰。

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征圣》:“然则圣文之雅丽,固衔华而佩实者也。”

朴实无华。

5.化妆用的粉。

《文选 · 曹植 · 洛神赋》:“芳泽无加,铅华弗御。”

6.文章、事物精要的部分。

唐 ·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沉浸醲郁,含英咀华。”

精华。

1.中国的。

《汉书 · 卷八八 · 西域传 · 赞曰》:“不率华礼,莫有典书。”《北史 · 卷三六 · 薛辩传》:“于是风化大行,有同华俗。”

2.美丽有光彩的。

三国魏 · 钟会《孔雀赋》:“五色点注,华羽参差。”《隋书 · 卷二三 · 五行志下》:“于仙都苑穿池筑山,楼殿间起,穷华极丽。”

华灯初上。

3.繁盛。

《史记 · 卷六八 · 商君传》:“有功者显荣,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。”

繁华、荣华。

4.虚空不实的。

《晋书 · 卷七五 · 范汪传》:“饰华言以翳实,骋繁文以惑世。”

5.(头发)花白。

《墨子 · 修身》:“华发隳颠,而犹弗舍者,其唯圣人乎!”宋 · 陆游《适闽》诗:“功名塞外心空壮,诗酒樽前发已华。”

huà

详细解释

1.参见“华山”条。

2.姓。如汉代有华佗。

huā

详细解释

植物的花朵。

《诗经 · 周南 · 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
春华秋实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huá

详细解释

1.繁荣。

繁华、荣华富贵。

2.虚华;浮华。

奢华、华而不实。

3.光彩;光辉。

华丽、华灯。

4.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。

月华、日华。

5.时光。

韶华、年华。

6.敬辞。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。

华诞、华章。

7.(头发)黑白混杂。

早生华发。

8.事物最美好的部分。

精华、英华、含英咀华。

9.指化妆用的粉。

洗尽铅华。

10.我国古称“华夏”,现在为中国、中华民族的简称。

中华、华东、《英华大词典》。

11.中华民族的。

华人、华语、华侨、华文报纸。

huā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同“花”。

春华秋实。

huà

详细解释

1.用于地名。华山,山名,在陕西,为五岳中的西岳。

2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lowery; illustrious; Chinese
  • Hua (Eig, Fam)​, Huashan (Eig, Geo)
  • (nom de famille)​, Mont Hua (Shaanxi)​, meilleure partie, brillant, magnifique, splendide, somptueux, prospère, florissant, écla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古文: 䔢

唐韻》:戸花切;《集韻》:胡瓜切,𡘋音划。書・舜典》:重華協于帝。【傳】華謂文德。

又,《禮・檀弓》華而晥。【疏】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,故曰華畫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草盛也。

又,粉也。曹植〈洛神賦〉:鉛華弗御。

又,髮白也。後漢・陳蕃傳》:蹇諤之操,華首彌固。

又,華林,園名。〈魏志〉:芳林園卽今華林園。

又,地名。戰國策》:說趙王于華屋之下。史記・秦本紀》〔註〕:華陽,地名。〈吳志・孫皓傳〉:皓舉大衆出華里。

又,《水經注》:河水東南徑華池。

又,華表。古今註〔即《古今注》〕:堯設誹謗木,今之華表。

又,星名。晉書・天文志》:大帝九星曰華蓋。

又,《韻會》:胡化切,音話。書・禹貢》:至于太華。爾雅・釋山》:華山爲西嶽。

又,姓。潛夫論》:華氏,子姓也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宋戴公子者,食采于華,因氏焉〔「宋戴公子者」,「者」字原作「考父」二字。鄭樵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宋戴公子考父,食采於華,因氏焉〕

又,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華楓枰櫨。【註】華皮可以爲索。

又,《集韻》:呼瓜切,音譁。禮・曲禮》:爲國君者華之,〔註〕華,中裂之,不四拆也。爾雅・釋木》:瓜曰華之。

又,與花同。爾雅・釋草》:華,荂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齊楚之閒或謂之華,或謂之荂。佩觿集》:華有戸瓜、呼瓜二翻,俗別爲花。

又,《韻補》:呼戈切。邊讓〈章華賦〉:體迅輕鴻,榮曜春華;進如浮雲,退如激波。

又,胡戈切。徐鍇《說文繫傳》:華,本音和,故今人謂華表爲和表。棗據詩:矯足登雲閣,相伴步九華;徙倚憑高山,仰攀桂樹柯。

又,《詩本音》:灼灼其華。【註】音敷。考《》如棠棣之華、顏如舜華、維常之華,𡘋叶車韻;隰有荷華,叶下都韻;黍稷方華,叶下途韻 —— 凡七見,皆讀敷。又,《唐韻古音》亦音敷。郭璞曰:江東謂華爲敷。陸德明曰:古讀華如敷,不獨江東也。漢光武曰:仕宦當作執金吾,娶妻必得隂麗華。

又,《韻會》:苦蛙切;《正韻》:枯瓜切,𡘋音誇 —— 不正也。

或作蕐。詳䓙字註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《禮・檀弓》華而晥。

謹照原文晥改睆。

《詩・本音》灼灼其華。〔註〕音敷。《考》詩如棠棣之華。

謹照原文棠改常。

注解

〔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、huà、hu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󰒓

〔華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芔,从芌( xū )。“華”的本字,上面是“垂”字,象花葉下垂形。本义是花。

〔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] ⑴ 美丽而有光彩的⑵ 精英⑶ 开花⑷ 繁盛⑸ 奢侈⑹ 指中国或汉族⑺ 敬辞,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⑻ 头发花白⑼ 指时光 [huà] ⑴ 〔~山〕山名,五岳中的西岳,在中国陕西省。⑵ 姓。 [huā] ⑴ 同“花”,花朵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戶瓜切頁碼200頁,第4

𦾓

異體𦻏、䔢、蕐、華、花

𦾓榮也。从艸从𠌶。凡華之屬皆从𦾓

附注段玉裁注:「𠌶與華音義皆同。」徐灝箋:「𠌶華亦一字,而《說文》別之者,以所屬之字相從各異也。……𠌶乃古象形文,上象蓓蕾,下象莖葉,小篆變為亏耳。」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按:字原象形,甲骨文用為祭名。秦人或加艸為意符,遂有華字。及後華借用為光華意,秦漢人乃另造荂,荂見《方言》。六朝人又另造花字。日久而華字為借意所專,荂字少用,花字遂獨行。」

蔣注《玉篇》:「花,呼瓜切,今爲華荂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呼瓜反頁碼511頁,第2行,第1

𦾓榮也。從艸,從𠌶。凡華之屬,皆從華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華,荂也。木謂之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戸瓜切、呼瓜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097頁,第1許惟賢484頁,第9

𦾓榮也。

段注見《釋艸》。《艸部》曰:葩,華也。《䑞部》曰:𦨃,華榮也。按《釋艸》曰:蕍芛葟華榮。渾言之也。又曰:木謂之華。艸謂之榮。榮而實者謂之秀。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析言之也。引伸爲《曲禮》削瓜爲國君華之之字。又爲光華,華夏字。

从艸𠌶

段注𠌶亦聲。此以會意包形聲也。戸瓜切。又呼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俗作花。其字起於北朝。

凡䔢之之屬皆从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