攈
扌部19画左右结构U+650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俱運切,𡘋君去聲。《說文》:拾也。《前漢・𠛬法志》:蕭何攈摭秦法。【註】收拾也。
义或作捃,亦作攟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舉蘊切,君上聲。又,《集韻》:九峻切,汮去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鋪畏切 —— 同「𢥄」,用力極也。
义互見捃字註。
注解
〔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ùn、p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麇。
〔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n] ⑴ 古同“捃”,拾取:“舍吾言革思者,是犹舍获而~粟也。”㈡ [pèi] ⑴ 用力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運切頁碼第405頁,第14字續丁孫
攈
異體捃
拾也。从手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居郡反頁碼第971頁,第6行,第3字述
拾也。從手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417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51頁,第3字
拾也。
段注《魯語》。收攟而烝。韋云:攟,拾也。《漢・㓝法志》。蕭何攈摭秦法。取其宐於時者。作律《九章》。
从手。麇聲。
段注居運切。十三部。亦作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