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炷的意思解释

火部9画左右结构U+70B7

火部

9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OYGG

FYG

UOSC

90814

3522

7636

U+70B7

433441121 点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ù

基本解释

灯心。

烧,燃香。~香。

量词,指燃着的线香。一~香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火,主声。本作“主”。本义:灯蕊。

2.同本义。

尝夜宿民家,遇灯尽,主人将续之,无逸抽佩刀断带为 《新唐书》

wick of an oil lamp;

3.烛;灯;灯笼。

其母梦神官持送一儿至,曰:“善视之,防七十二难也。” 《郭新楷传》

candle; torch; lamp; lantern;

4.可燃的柱状物 。

艾炷。

an ignitable columnar thing;

动词

点燃。

午梦初回理旧琴;竹炉重海南沉。 陆游《夏日杂题》

炷香(烧香;燃香。口语指一枝香的略称)

light; ignite; kindle;

量词

用于点着的香。

一炷香。

古壮字释义

读音cawj。 煮。~𮇈。 煮晚饭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ù

详细解释

1.油灯的灯心。

《南史 · 卷七八 · 夷貊传上 · 海南诸国传》:“至自然大洲,其上有树生火中,洲左近人剥取其皮,……或作灯炷,用之不知尽。”

2.量词。计算线香的单位。

宋 · 苏轼《书双竹湛师房》诗二首之一:“一炷清香尽日留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八九回》:“亲自点了一炷香,摆上些果品,便叫人出去。”

点燃。

唐 · 王建《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》诗五首之四:“夜深尽放家人睡,直到天明不炷灯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六二回》:“宝玉炷了香,行毕礼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ù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灯芯。

灯中火炷。

2.《书》点燃。

炷香行礼。

3.《书》量词。用于计算点香的量次或燃香过程。

上了三炷香、过了一炷香的工夫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andle wick, lamp wick; stick of incense
  • Räucherstäbchen (S)
  • mèche, bâtonnet d'encen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 )

廣韻》:之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朱戍切,𡘋音注。玉篇》:燈炷也。正韻》:火炷燼所著者。〈讀曲歌〉:然燈不下炷,有油那得明。

又,《廣韻》:之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腫庾切,𡘋音主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本作主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主字註云:鐙中火主也。徐鉉曰:今俗別作炷,非是。然炷與主分,相沿已久。今皆从火。

注解

〔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炷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主,五行属

〔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火,主声。本作“主”。本义是灯蕊。

〔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ù] ⑴ 灯心。⑵ 烧,燃香⑶ 量词,指燃着的线香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之庾切頁碼159頁,第10

主鐙中火主也。从󵣀,象形。从丶,丶亦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炷,非是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丶、主,古今字;主、炷,亦古今字。凡主人、主意字,本當作丶,今假主為丶,而丶廢矣。假主為、,則不得不別造鐙炷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拙庾反頁碼403頁,第7行,第1

主鐙中火主也。從󵣀,象形;從丶,丶亦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即脂燭也。按:《爾雅》:『鐙,瓦豆也。』郭璞曰:『即膏鐙。』古初以人執燭,後易之以鐙物爲主,今人作炷,蘭膏明燭華燈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之庾切古音第四部頁碼856頁,第4許惟賢379頁,第5

主鐙中火主也。

段注《釋器》。瓦豆謂之登。郭曰:卽膏鐙也。膏鐙,《說文・金部》之鐙錠二字也。其形如豆。今之鐙盞是也。上爲盌盛膏而䖄火是爲主。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。引伸假借爲臣主,賔主之主。

󵣀象形。

段注謂象鐙形。

从丶。

段注謂火主。

丶亦聲。

段注之庾切。古音在四部。按丶主古今字。主炷亦古今字。凡主人,主意字本當作丶。今假主爲丶而丶廢矣。假主爲丶,則不得不別造鐙炷字。正如假左爲𠂇,不得不別造佐爲左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