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冥的意思解释

冖部10画上下结构U+51A5

冖部

10画

8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PJUU

BAYC

WWSO

37800

0388

5804

U+51A5

4525114134 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横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昏暗。幽~。~蒙。晦~。

深奥,深沉。~思。~想。~心。

糊涂,愚昧。~顽不灵。

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。~界。~府。~婚。~衣。~寿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会意兼形声字。小篆字形,从日,从六,冖( mì )声。日,太阳,日数十,十六日而月始亏,幽暗也。本义:昏暗。

2.同本义。

,幽也。 《说文》,暗也。 《广雅》者,明之藏也。 《太玄 · 玄文》维尘 《诗 · 无将大车》擿埴索涂,行而已矣。 《法言 · 修身》火薄天,兵车雷运。 枚乘《七发》其庙独 《汉书 · 五行志》

冥冥(昏暗);冥冥灭灭(昏暗不明的样子);冥蒙(晦暗不明);冥升(暗升;后指不断攀登);冥幻(暗淡虚幻)

dark; obscure; dim;

3.深远;幽深。

临万丈之绝 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。注:“幽深也。”高低迷,不知西东。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冥绝(杳远隔绝);冥寞(广漠无边);冥缅(幽远的样子);冥翳(高远);冥冥(幽深的样子)

profound and lasting; far-reaching;

4.愚昧。

寡人惷愚烦。 《礼记 · 哀公问》。注:“言不能明理此事。”不然,则是鳄鱼顽不灵。 韩愈《祭鳄鱼文》

冥昧(蒙昧);冥迷(迷糊);冥愚(愚昧);冥烦(寓顽)

dull; muddle-headed;

5.精妙,深奥 。

冥言(奥妙的道理);冥迹(玄妙的道理);冥智(玄奥的智慧)

wonderful; excellent;

6.虚空渺茫。

至道之精,窈 《庄子 · 在宥》。注:“皆了无也。”

冥空(空虚渺茫);冥思(空想);冥浮(依稀渺茫的样子)

void; hollow;

7.静默。

然兀坐,万籁有声。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冥心危坐(端正地坐着,静静地思考问题);冥寂(幽静);冥漠(静寂);冥默(玄默沉静);冥寞(玄默,冥寂);冥冥(沉默不语的样子)

quiet;

8.潜心,专心。

之志,无昭昭之明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。注:“专默精诚之谓也。”搜未已。 《聊斋志异 · 促织》

冥求(潜心探索);冥心(潜心苦思);冥志(静心);冥索(潜心探究)

be absorbed;

名词

1.夜晚,黑夜 。

冥火(夜火);冥行(夜间行路);冥色(夜色);冥夜(黑夜)

night;

2.迷信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,即“地府”、“阴间”。

人皆以为谪(谪:处罚)。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冥曹(阴曹地府。迷信者认为,在世间作恶的人,死后要在这里受审治罪);冥阴界(鬼魂活动的阴间世界);冥宅(为死者焚化的纸房子,传说死者能在阴间使用);冥事(阴间的事情)

the nether world;

3.神灵,自然 。

冥财(给鬼神烧的钱钞等);冥工(神工,神灵的技巧);冥育(自然的化育)

Gods; nature;

4.通“溟”。海。

有鱼,其名为鲲。 《庄子 · 消遥游》是鸟也,海运则将徒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

ocean; sea;

5.姓。

动词

1.泯灭 。

冥一(浑沌成一体);冥心(泯灭俗念,清心静欲);冥昧(混沌)

die out;

2.同“瞑”。闭上眼睛。

彼至人者,归精神乎无始,而甘乎无何有之乡。 《庄子 · 列御寇》

冥目(闭上眼睛;死去);冥坐(闭目而坐)

close;

3.暗合,默契。

神与理 高允《征士颂》

冥合(暗合);冥契(默契,暗相投合;指意气相投的好友);冥符(默契,暗合)

tacit agreemen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幽暗。

《汉书 · 卷二七 · 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夷伯,世大夫,正昼雷,其庙独冥。”

幽冥。

2.愚昧、不明事理。

冥顽不灵。

3.与人死后有关的。

冥婚、冥器。

1.远离。

晋 · 陶渊明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》诗:“闲居三十载,遂与尘事冥。”

2.暗合、默契。

魏 · 高允《征士颂》:“神与理冥,形随流浪。”

1.地狱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二八下 · 冯衍传》:“伤诚善之无辜兮,赍此恨而入冥。”

唐太宗入冥记。

2.海。

《庄子 · 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”

3.姓。如汉代有冥都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光线昏暗、不明。

幽冥、风雨晦冥。

2.深沉;深远。

冥想、冥思苦索。

3.无知;不明事理。

冥顽不灵。

4.阴间;传说中人死后进入的世界。

冥府、冥诞、冥婚、入冥见狰狞鬼卒。

5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ark, gloomy, night; deep
  • sombre, obscur, profond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冖部 )

唐韻》:莫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忙經切;《正韻》:眉兵切,𡘋音銘。說文》:幽也。从日、六,冖聲。日數十,十六日而月始虧,冖亦夜也。爾雅・釋言》:幼也。【註】幼稚者,冥昧也。詩・小雅》:噦噦其冥。前漢・五行志》:其廟獨冥。【註】暗也。玉篇》:窈也、夜也、草深也。

又,靑冥,天也。楚辭・九章》:據靑冥而攄虹。

又,北冥,海也。莊子・逍遙遊》:北冥有魚。正韻》:通作溟。

又,𤣥冥,水神。禮・月令》:其神𤣥冥。【註】少皥氏子曰脩、曰熙,爲水官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母迥切;《正韻》:母耿切,𡘋銘上聲。詩・小雅》:無將大車,維塵冥冥;無思百憂,不出于熲。【朱註】冥冥,昏晦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定切,銘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狄切,音覓 —— 覆也。以繩縻取禽獸之名。周禮》有冥氏,掌設弧張爲阱擭,以攻猛獸。

又,叶謨陽切;《史記・莢傳》:正晝無見,風雨晦冥;雲蓋其上,五采靑黃。

又,《集韻》:䁕見切,音麪 —— 冥眴,視不見。

注解

〔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冖部

〔冥〕字拼音是mí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冖、昗,五行属

〔冥〕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字。小篆字形,从日,从六,冖( mì )声。日,太阳,日数十,十六日而月始亏,幽暗也。本义是昏暗。

〔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ng] ⑴ 昏暗⑵ 深奥,深沉⑶ 糊涂,愚昧⑷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經切頁碼220頁,第17

冥幽也。从日从六,冖聲。日數十。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。凡冥之屬皆从冥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民甹反頁碼562頁,第7行,第1

冥幽也。從日、六,冖聲。日數十,十六日而月數始虧,幽也。冖聲。凡冥之屬,皆從冥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冖亦聲,傅寫󰣌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247頁,第1許惟賢547頁,第4

冥窈也。

段注窈各本作幽。唐玄應同。而李善《思玄賦》、《歎逝賦》,陶淵明《赴假還江陵》詩三注皆作窈。許書多宗《爾雅》、《毛傳》。《釋言》曰:冥,窈也。孫炎云:深闇之窈也。郭本作幼。釋云:幼稺者多冥昧。頗紆洄。《小雅・斯干》傳曰:正,長也。冥,窈也。正謂宫室之寛長深窈處。王肅本作幼。其說以人之長幼對文。與下君子攸寧不相屬。然則三者互相證。知皆當作窈。《穴部》曰:窈,深遠也。窈與杳音義同。故杳之訓曰冥也。𦱤之訓曰日且冥也。昏之訓曰日冥也。《鄭箋・斯干》曰:正,晝也。冥,夜也。引伸爲凡闇昧之偁。

从日六。从冖。

段注从冖各本作冖聲。下文曰冖亦聲。則此衹當云从冖矣。冖者,覆也。覆其上則窈冥。

日數十。十六日而月始𧇾。冥也。

段注冥各本作幽。今依玄應本。冥也二字當作冥之意也四字。此釋从日六之義也。日之數十。昭五年《左傳》文。謂甲至癸也。歷十日復加六日而月始𧇾。是冥之意。故从日六。

冖亦聲。

段注亦字舊奪。依小徐說補。冖今音莫狄切。鼎葢之鼏用爲聲。《䖵部》𧖅又用鼏爲聲。冥在十一部。莫經切。以雙聲爲聲也。

凡冥之屬皆从冥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