觷
角部20画上下结构U+89F7
外语翻译
- to process or carve horn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胡角切;《廣韻》:胡覺切;《集韻》:轄覺切,𡘋音學。《說文》:治角也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角謂之觷。【註】治樸之名。【疏】謂治其樸,俱未成器,有此名也。
义又,人名。宋有祕閣修撰張觷。
又,《集韻》:克角切,音確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酷切,音沃 —— 義𡘋同。《玉篇》或作礐。
又,《集韻》:胡谷切,音斛 —— 角聲。
注解
〔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ué、h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角。
〔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é] ⑴ 把兽角加工成器具。㈡ [hù] ⑴ 吹角声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角切頁碼第138頁,第21字續丁孫
觷
治角也。从𧢲,學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胡角切頁碼第357頁,第2行,第2字述
治角也。從角,學省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