栟
木部10画左右结构U+681F
外语翻译
- hemp palm
- palmier de Chine, Trachycarpus excels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俗栟字。
注解
〔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ēn、b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并,五行属木。
〔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ēn] ⑴ 〔~茶〕地名,在中国江苏省。㈡ [bīng] ⑴ 〔~榈〕古书上指“棕榈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府盈切頁碼第181頁,第8字續丁孫
栟
異體栟
栟櫚也。从木幷聲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韻會》改作「栟櫚,椶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比令反頁碼第447頁,第5行,第1字述
栟櫚也。從木并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栟櫚,椶櫚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府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9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425頁,第7字
栟櫚,
段注逗。
椶也。
段注各本奪椶字。今依《韵會》本補。《廣雅》,劉逵引《異物志》皆曰:栟櫚,椶也。《上林》、《甘泉賦》字作幷閭。《南都》、《吳都賦》字作栟櫚。許書有栟無櫚。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。
從木。幷聲。
段注府盈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