𤔌
爪部10画上中下结构U+2450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隱字。註詳阜部十四畫。
注解
〔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爪部。
〔𤔌〕字拼音是yǐn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⺕。
〔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n] ⑴ 同“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謹切頁碼第126頁,第4字續丁孫
𤔌
所依據也。从𠬪、工。讀與隱同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與𨸏部『隱』音同義近,『隱』行而『𤔌』廢矣。」《玉篇・𠬪部》:「𤔌,今作隱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依謹反頁碼第325頁,第6行,第1字述
所依據也。從𠬪、工。讀與隱同。
鍇注臣鍇曰:「工,正也。會意。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謹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640頁,第3字許惟賢第286頁,第6字
有所依也。
段注依玄應本訂。依𤔌雙聲。又合韵冣近。此與《𨸏部》隱音同義近。隱行而𤔌廢矣。凡諸書言安隱者當作此。今俗作安穩。
从𠬪工。
段注𠬪工者,所落之処巧得宜也。
讀與隱同。
段注於謹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