蚍
虫部10画左右结构U+868D
意思解释
蚍
pí基本解释
◎〔~蜉〕大蚂蚁,如“~~撼大树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蚍蜉,一种大蚂蚁 。
蚍蜉堞(蚁垤);蚍蝣(蚍蜉和蜉蝣)
big ant;
2.蚍衃,植物名。即锦葵 。
蚍衃(植物名,即锦葵);蚍蜉酒草(药用植物鼠曲草的异名)
high mallow;
3.喻微小的力量 。
蚍蜉援(喻微小的援助)
small force;
外语翻译
- mussels; various shellfish
- Muschelsorte (S, Bio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房脂切;《韻會》:頻脂切,𡘋音毗。《玉篇》:蚍蜉,大蟻。詳蟻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普弭切,音芘 —— 草名,似葵,紫色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荍,蚍衃。或作芘。
又,必至切,音畀 —— 義同。
义《說文》或作𧖈。
注解
〔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蚍〕字拼音是p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比,五行属水。
〔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] ⑴ 〔~蜉〕大蚂蚁,如“~~撼大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房脂切頁碼第448頁,第22字續丁孫
𧖕
異體𧖈、𧖎
蚍蜉,大螘也。从蟲𣬈聲。
蚍
𧖕或从虫比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房脂切頁碼第1055頁,第4行,第3字述
蚍蜉,大螘也。從蟲𣬈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5頁,第5行,第1字述
𧖕或從虫比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房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0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76頁,第6字
𧖕𧖚,
段注逗。雙聲。𧖚見《䖵部》。
大螘也。
段注《爾雅》文。
从蟲。𣬈聲。
段注房脂切。十五部。
𧖕或从虫,比聲。
段注《方言》作蚍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