𤛿
牛部19画左右结构U+246F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郎奚切;《集韻》:憐題切𡘋,音黎。《說文》:耕也。从牛,黎聲。與犂同。詳犂字註。
注解
〔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𤛿〕字拼音是l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黎、牛。
〔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] ⑴ 同“犁”。《説文•牛部》:“𤛿,耕也。从牛,黎聲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郞奚切頁碼第38頁,第13字續丁孫
𤛿
異體犂、犁
耕也。从牛黎聲。
附注《康熙字典・牛部》:「𤛿,與犂同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里西反頁碼第120頁,第2行,第3字述
耕也。從牛黎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郎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06頁,第3字許惟賢第91頁,第5字
耕也。
段注《山海經》曰:后稷之孫曰叔均,是始作牛耕。郭傳。始用牛犂也。按《耒部》耕訓𤛿。是𤛿耕二字互訓。皆謂田器。今人分別。誤也。《仲尼弟子列傳》。冉耕,字伯牛。司馬耕,字子牛。《論語》。司馬牛。孔注曰:宋司馬犂也。此可證司馬牛名耕,一名犂也。葢其始人耕者謂之耕。牛耕者謂之犂。其後互名之。
从牛。黎聲。
段注郎奚切。十五部。俗省作犂。《論語》。犂牛之子。皇注。犂音貍。貍,襍文也。張參曰:犂洛西反。《論語》借以爲力之反。張謂借犂爲貍文也。犂貍異部而相借。如《爾雅》釋騋牝爲驪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