𤛟
牛部15画左右结构U+246DF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𤛟
◎同“犕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補遺
《字彙補》:房六切 —— 與犕同,用牛也。
注解
〔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巳集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𤛟〕字拼音是b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𤰈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平祕切頁碼第38頁,第12字續丁孫
𤛟
異體犕、犕
《易》曰:「𤛟牛乘馬。」从牛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辨利反頁碼第120頁,第2行,第2字述
《易》曰:「犕牛乗馬。」從牛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平祕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91頁,第4字
易曰:犕牛乘馬。
段注此葢與《革部》之鞁同義。鞁,車駕具也。故《玉篇》云:犕,服也。以鞍裝馬也。
从牛。𤰈聲。
段注《𣪠辭》今作服。古音𠬝聲𤰈聲同在第一部。故服犕皆扶逼反。以車駕牛馬之字當作犕。作服者假借耳。《左傳》。王使伯服如鄭請滑。《史記・鄭世家》作伯犕。《後漢書・皇甫嵩傳》。義眞犕未乎。《北史》魏收嘲陽休之。義眞服未。正作服字。此皆通用之證也。今韵犕平祕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