𩍁
革部20画左右结构U+2934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補遺
义《字彙補》:與韝同。《東坡志林》:有水𩍁法。
注解
〔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戌集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𩍁〕字拼音是b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𤰈。
〔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èi] ⑴ 同“鞴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平袐切頁碼第437頁,第21字續丁孫
絥
車絥也。从糸伏聲。
茯
絥或从艸。
𩍁
異體𩍘、鞴
絥或从革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平袐切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1字述
車絥也。從糸伏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2字述
絥或從艸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1行,第3字述
絥或從革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平祕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29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44頁,第2字
車絥也。
段注《郊祀志》。雍五畤路車各一乘。駕被具。西畤,畦畤禺車各一乘。禺馬四匹。駕被具。師古曰:駕車備馬之飾皆具。按駕車之飾此所謂絥也。被馬之飾,《革部》所謂鞁也。
从糸。伏聲。
段注平祕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絥或从艸。
絥或从革。𤰈聲。
段注𤰈聲,伏聲同在弟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