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
意思解释
涌湧
yǒng基本解释
①水由下向上冒出来。~泉。~流。汹~。泪如泉~。
②像水涌出。~现。~动。风起云~。天边~出一轮明月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水,甬( yǒng )声。本义:水向上冒。
2.同本义。
涌,滕也。 涌,出也。 滥泉正出。正出,涌出也。 泉暴出者曰涌。 醴泉涌于清室,通川过于中庭。 泉暴出者曰涌。
涌沸(喷涌出沸腾的水);涌泉(水向上喷出的泉)
gush;
3.引申指云、雾、烟、气等上腾冒出。
洪波涌起。 云烟沸涌。 亦浪涌。 风云腾涌。
风起云涌。亦泛指其他事物突然冒出、升起。
emerge; surge; rise;
4.水奔涌,翻腾。
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
涌溜(汹涌的水流);涌溜溜(形容翻卷飘动);涌湍(激流;奔流);涌裔(水波腾涌貌);涌激(汹涌激荡);涌沸(翻腾);排排巨浪向岸边涌来。
surge;
5.比喻物价腾贵 。
涌长(急剧增长);涌贵(物价猛涨)
go up abruptly;
6.呕吐 。
涌泄(呕吐排泄)
vomit;
7.另见 chōng。
8.“湧”另见 yǒng。
外语翻译
- surge up, bubble up, gush forth
- aufsteigen, hochsteigen, emporsteigen (V), fluten, strömen, vorwärtsdrängen (V), sprudeln, hervorquellen (V)
- (utilisés dans les noms de lieux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余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尹竦切,𡘋音勇。《說文》:騰也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洶涌澎湃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》:江水至華容縣,又東涌水注之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湧。
注解
〔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ǒng、ch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甬,五行属水。
〔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甬( yǒng )声。本义是水向上冒。
〔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ǒng] ⑴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⑵ 像水涌出㈡ [chōng] ⑴ 方言,河汊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余隴切頁碼第367頁,第20字續丁孫
涌
異體𣵳
滕也。从水甬聲。一曰涌水,在楚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與恐反頁碼第900頁,第3行,第2字述
滕也。從水甬聲。一曰:涌水,在楚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余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196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5頁,第11字
滕也。
段注滕,水超踊也。二篆宜相連。今本葢非古也。
从水。甬聲。
段注余隴切。九部。
一曰涌水。在楚國。
段注《左傳》荘十八年。閻敖遊涌而逸。楚子殺之。杜曰:涌水在南郡華容縣。華容今湖北荆州府監利縣地。涌水在今江陵縣東南。自監利縣流入夏水支流也。《水經》曰:江水,又東南當華容縣南。涌水入焉。酈云:水自夏水南通於江。謂之涌口。
白话解释
涌,水浪腾起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甬”是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涌”是涌河,在楚国境内。
字形解说
此字晚出,始見於隸書。字形作,從水、甬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甬聲,表示音讀。楷定作湧,改作從水、勇聲。形聲字的聲符以音同、音近之字相代換,乃文字衍化中常見之現象,並不影響字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從隸書作「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