䚥
角部17画左右结构U+46A5
外语翻译
- to adjust a bow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同「𧣚」。
又,《集韻》:日灼切,音弱 —— 弓偏弱也。
注解
〔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䚥〕字拼音是n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角切頁碼第139頁,第21字續丁孫
𧣚
異體𧣏、䚥
調弓也。从𧢲,𢐅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乙卓反頁碼第359頁,第2行,第1字述
調弓也。從角,弱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749頁,第3字許惟賢第333頁,第1字
調弓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云:搦,按也。鄭注矢人云:撓搦其幹。亦是調意。《弓人》曰:和弓𣪠摩。注和猶調也。將用弓。必先調之,拂之,摩之。引《大射禮》。《大射》正以袂順左右隈。上再下一。《小雅》。觲觲角弓。《毛傳》曰:觲觲,調利也。《世說新語》曰:輕在角䚥中。爲人作議論。角䚥,方俗語言也。
从角。弱省聲。
段注於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按《廣韵》女角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