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鏃的意思解释

金部19画左右结构U+93C3

金部

19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QYTD

CYSK

PSMM

88184

U+93C3

3411243141533131134 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、撇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箭頭,有雙翼、三棱等多種類型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鏃,鏑也。”

矢末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矢末。”

借指箭。唐皮日休《祀瘧癘文》:“一言不善,禍發如鏃。”

輕捷銳利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鏃,利也。”

〔鏃𨯤〕也作“銼𨯤”。小鍋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銼,銼𨯤温器。或从族。”《五音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同銼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形聲。从金,族聲。本義:箭頭) 同本義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,而天下諸侯已困矣。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 又

利鏃(鋒利的箭頭。

arrowhead;

形容词

形容箭的輕捷,應聲而至 所爲貴鏃矢者,爲其應聲而至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 【漢典】。

fast-flying, swift(arrows);

chuò

基本解释

鋤。《集韻•覺韻》:“鏃,鋤也。諺曰:‘欲得穀,馬耳鏃。’賈思勰説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箭头。

唐 · 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利镞穿骨,惊沙入面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二一九 · 北狄传 · 黑水靺鞨传》:“其矢石镞,长二寸,盖楛砮遗法。”

锋利。

《吕氏春秋 · 开春论 · 贵卒》:“所为贵镞矢者,为其应声而至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之又音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箭头。

箭镞。

2.《书》锐利。

镞矢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rrowhead, barb; swift, quick
  • pointe de flèch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作木切,音𨄕說文》:利也。玉篇》:箭鏃也。書・禹貢》礪砥砮丹〔傳〕:砮石中矢鏃。【釋文】鏃,子木反。賈誼〈過秦論〉:秦無亡矢遺鏃之費。集韻》或作鉃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千木切,音蔟。又,《集韻》:側角切,音捉。又,千𠋫切,音湊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昨木切,音族 —— 與銼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測角切,音娕 —— 鋤也。諺曰:欲得穀,馬耳鏃。賈思勰說或作鋜。

注解

〔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ú、c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族

〔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ú] ⑴ 箭頭,有雙翼、三棱等多種類型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鏃,鏑也。”⑵ 矢末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矢末。”⑶ 借指箭。唐皮日休《祀瘧癘文》:“一言不善,禍發如鏃。”⑷ 輕捷銳利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鏃,利也。”⑸ 〔鏃𨯤〕也作“銼𨯤”。小鍋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銼,銼𨯤温器。或从族。”《五音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同銼。” [chuò] ⑴ 鋤。《集韻•覺韻》:“鏃,鋤也。諺曰:‘欲得穀,馬耳鏃。’賈思勰説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作木切頁碼470頁,第5

鏃利也。从金族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作木反頁碼1099頁,第5行,第1

鏃利也。從金族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作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854頁,第4許惟賢1241頁,第4

鏃利也。

段注今用爲矢鏠之族。與許不同。疑後所增字。

从金。族聲。

段注作木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