觬
角部15画左右结构U+89E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五稽切;《集韻》:硏奚切,𡘋音倪。《說文》:角觬曲也。《廣韻》:角不正貌。
义又,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西河郡有觬氏縣。
又,《唐韻》:硏啓切;《集韻》:吾禮切,𡘋倪上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。
〔觬〕字拼音是n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兒,五行属-。
〔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í] ⑴ 角弯曲不正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研啓切頁碼第138頁,第10字續丁孫
觬
角倪曲也。从𧢲兒聲。西河有觬氏縣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施米反頁碼第356頁,第3行,第1字述
角觬也。從角兒聲。西河有觬氏縣。
鍇注臣鍇曰:「觬,猶邪倪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研啟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38頁,第1字許惟賢第328頁,第2字
角觬曲也。
段注篇,韵皆云角不正。
从角。兒聲。
段注研啟切。十六部。《廣韵》又五稽切。
西河有觬氏縣。
段注《前志》有。《後志》無。葢省倂也。《前志》氏作是。按是氏古多通用。覲禮。大史是右。古文是爲氏。《曲禮》。是職方。是或爲氏。古文尚書曰:時五者來備。今文作五是來備。見於宋《微子》世家。後漢李雲《上書》作五氏來備。《漢書》云:造父後有非子。至玄孫氏爲莊公。師古曰:氏與是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