鶂
意思解释
鶂
yì基本解释
①水鸟名。同“鹢”。
②〔~~〕鹅鸣声。亦借指鹅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水鸟名。形似鸬鹚,善高飞。同“鹢”。
一种鶂鸟。或作鹢。似鸬鹚而色白,人误以为白鸬鹚是也。
鶂尾(鹅尾);鶂路(比喻不利的仕途和处境)
a kind of aquatic bird;
2.鶂鶂 ,鹅叫声。
cry of goose;
外语翻译
- hawk; Ardea cinerea
- auf der Straße verkaufen, Falke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五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倪歷切,𡘋音艗 —— 水鳥。雄雌相視則孕。《莊子・天運篇》:鶂之相視,眸子不運而風化。謝靈運〈山居賦〉:鳥則鵾鴻鶂鵠。
义又,通鷁。《史記・宋世家》六鶂退飛,《左傳》作鷁。
又,《集韻》:研奚切,音倪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逆革切,音虉 —— 鳥名。《集韻》或作鷁、𪁌。
注解
〔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。
〔鶂〕字拼音是y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兒、鳥。
〔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水鸟名。同“鹢”。⑵ 〔~~〕鹅鸣声。亦借指鹅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歷切頁碼第119頁,第25字續丁孫
鶃
異體鶂
鳥也。从鳥兒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六鶃退飛。」
鷊
鶃或从鬲。
𪁌
司馬相如說:鶃从𤆍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皆左兒右鳥。」《字彙・鳥部》:「鶃,同鶂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倪激反頁碼第312頁,第5行,第2字述
鳥也。從鳥兒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六鶃退飛。」
鍇注臣鍇按:字書:鶂,水鳥;一曰鷁。一身九頭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12頁,第6行,第1字述
鶂或從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12頁,第6行,第2字述
司馬相如說鶃從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611頁,第8字許惟賢第272頁,第12字
鶃鳥也。
段注字見《春秋經》文十六年。水鳥也。《博物志》曰:鷁雄雌相視則孕。或曰:雄鳴上風。雌鳴下風。薛綜曰:鷁首者,船頭象鷁鳥。厭水神。按今字多作鷁。
从鳥。兒聲。
段注五歷切。十六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六鶃退飛。
段注三傳皆同。今皆左兒右鳥。
鶃或从鬲。
段注兒聲鬲聲益聲皆十六部也。
司馬相如鶃从赤。
段注按赤聲古音在五部。而用爲鶃字者合韵也。葢《凡將篇》如此作。今《上林賦》濯鷁牛首。衹作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