涟
意思解释
涟漣
lián基本解释
①水面被风吹起的波纹。~漪。
②〔~水〕a.水名,在中国湖南省;b.地名,在中国江苏省。
③泪流不断的样子。~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小波,风吹水面所形成的波纹。
河水清且涟漪。
涟猗(波纹,小水波)
ripple;
2.水名。
Lian River;
3.在江苏省涟水县北,一名涟河。
4.在湖南省中部,源出新邵县,东流经湘乡,至湘潭注入湘江。
形容词
1.泪流不断的样子。
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 中心孔悼,涕泪涟湎。
涟如(涟洳,涟湎。泪涕交流的样子);涟落(泪珠下滴);涟涟(泪流不止的样子)
sheding tears;
2.细微 。
涟波(细微的水波);涟纹,涟沦(细微的波纹)
tiny;
外语翻译
- flowing water; ripples; weeping
- kleine, sich kräuselnde Wellen (S), tränenreich, tränenvoll (Adj)
- ondulations, larm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力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陵延切;《正韻》:靈年切,𡘋音連 —— 風行水上成文曰漣。《詩・魏風》:河水淸且漣猗。
义又,垂涕貌。《詩・衞風》:泣涕漣漣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漣水,出邵陵縣界。
义又,桂陽有漣水。《水經注》:漣水源出桂陽縣西北之石塘村。
义又,《郡縣志》:沐水俗名漣水。
又,《韻會》:郎干切,音闌 —— 與瀾同,大波也。
考證
《郡縣志》沐水俗名漣水。
謹照原文沐改沭。
注解
〔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漣〕字拼音是l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連。
〔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án] ⑴ 见“涟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洛干切、力延切頁碼第367頁,第4字續丁孫
瀾
大波爲瀾。从水闌聲。
漣
瀾或从連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音力延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勒湌反頁碼第899頁,第3行,第1字述
大波爲瀾。從水闌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言:「渙,瀾也。」
反切力延反頁碼第899頁,第3行,第2字述
小波從連。
鍇注臣次立按:《說文》曰:「瀾或從連。」徐鉉曰:「今俗音力延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洛干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1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954頁,第4字
大波爲瀾。
段注《魏風》。河水淸且漣猗。《釋水》引作灡,云大波爲灡。《毛傳》云:風行水成文曰漣。按傳下文云:淪,小風水成文。則瀾爲大可知。與《爾雅》無二義也。凡瀾漫當作此瀾字。
从水。闌聲。
段注洛干切。十四部。
瀾或從連。
段注古闌連同音。故瀾漣同字。後人乃別爲異字《異義》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