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
意思解释
头頭
tóu基本解释
①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。~骨。~脑。~脸(❶头和脸;❷指面貌;❸指面子,体面)。~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
②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。留~。剃~。
③物体的顶端。山~。笔~。两~尖。
④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。从~儿说起。~绪。
⑤物体的残余部分。布~儿。
⑥以前,在前面的。~三天。
⑦次序在前,第一。~等。~生。
⑧首领。~子。~目。
⑨方面。他们是一~的。
⑩临,接近。~睡觉先洗脸。
⑪量词,多指牲畜。一~牛。
⑫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。三~五百。
⑬( tou )名词后缀(❶接于名词词根,如“木~”。❷接于动词词根,如“念~”。❸接于形容词词根,如“甜~儿”)。
⑭( tou )方位词后缀(如“上~”。“里~”。“后~”。)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页( xié ),豆声。页,人头。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,首出现较早。本义:首。
2.同本义。本指人的头部,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。
頭,首也。 苞头者,神所居。 头容直。 左头奉之。 杀人者刎头。 王购子头千金。 将子头与剑来。系向牛头充炭直。 举头望明月。 低头思故乡。
头直上(头顶上);光头(剃光的头;头上没有戴帽子);头大(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);头抵(敌对,对头。也作“头敌”、“敌头”);头足异处(头脚分离。指人被杀。也作“头足异所”);头昏脑闷(头脑昏晕。形容思虑不清)
head;
3.发,毛发 。
头须(束发的丝带);剃头;平头;头毛(头发);头白(老人发白。即白头);头发上指(形容盛怒);头发种种(形容老人头发短少)
hair;
4.事情的开端 。
起头;从头做起;头裹(开始);头阵(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);头达(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);头题(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);头讫(开端和结尾);头秋(秋收前的一段时间)
beginning;
5.物的两端或末梢。
暮至黑山头。 既登峰头。 船头坐三人。
水头;梢头;桥头;露头;炕头儿;街头;弹头;杆头;床头
end; top;
6.首领,头儿 。
头目(首领;领导人);他是我们的头儿;头营(驻有指挥部的军营);头头脑脑(为首的人);头马(领头马);头儿脑儿(头面人物);头行人(带头的人)
head; chief; boss;
7.最上等级 。
头高(指欲望大,要价高);头房(客舍中的上等房间);头酒(最香醇的酒,指醑);头厅(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)
first-rate;
8.第一,第一次 。
头上末下(第一次);头食(第一道食品。指面粉);头阵(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);头纲(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);头筹(第一。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)
first;
9.上一个 。
头年;头天(前一天);头里(先前;事先)
last;
10.借代人 。
头影(人影子);头役(旧时官府中的差役);头翁(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)
person;
11.特指敌对的人。
冤有头,债有主。
enemy;
12.头部有发部分。
头,首自发以上为头。
top;
13.路;途径 。
分头进军
way;
14.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。
凡有卖字画、古董物件的,俱要抽头。
commission;
动词
1.磕头 。旧时的一种跪拜礼。
父亲母亲吩咐我,叫给舅母行礼,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。
kowtow;
2.〈方〉∶临到;接近 。
头吃饭要洗手;头五点就得动身
be near to;
量词
1.件,桩。
这头亲事,不是情愿与的。
piece;
2.多用以计算牲畜。
潭中鱼可百许头。 以一头进。 每责一头。捕得两三头。
一头牛;三头猪
3.另见 tou。
助词
◎置于方位词后,表处所可不译。
路转溪头忽见。惶恐滩头说惶恐。溪头卧剥莲蓬。
头頭
tou详细解释
1.頭 tou。
后缀
2.附在某些名词后面,构成新的名词。
木头;石头。
3.附在某些动词后面,构成名词。
念头。
4.附在形容词后面,构成名词。
他越学越有甜头。
5.附在方位后面,构成新的方位词。
前头;后头;抽屉里头。
6.另见 tóu。
外语翻译
- head; top; chief, first; boss
- Kopf
- tête, extrémité, chef, premier, aspect, (classificateur pour le bétail), (suffixe pour former certains nom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𥘖
《唐韻》:度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徒侯切,𡘋音投。《說文》:首也。《禮・玉藻》:頭容直。《釋名》:頭,獨也,於體高而獨也。
义又,古者謂一人爲一頭。《春秋元命苞》十紀:其一曰九頭紀,卽人皇氏,人皇兄弟九人故也。
义又,《儀禮・士相見禮》:贄,冬用雉,夏用腒,左頭奉之。【註】頭,陽也。【疏】執禽者左首,雉以不可生服,故殺之,雖死猶尚左,以從陽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: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【註】豎,小吏,名頭須。
义又,藥名。《本草綱目》:百頭,貫衆也。一名鴟頭。陶弘景曰:葉似大蕨,毛芒似老鴟頭㊟〔葉如大蕨,形色毛芒全似老鴟頭,因名之〕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音徒。古詩:東方千餘騎,夫壻居上頭:何用識夫壻,白馬從驪駒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上紀開闢,邃古之初,五龍比翼,人皇九頭。
义又,與兜通。《山海經》:讙頭國。【註】讙兜,堯臣,有罪投南海而死,帝憐之,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。《博物志》作讙兜國。
考證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古音徒。
謹按廣韻正韻無此音。查係唐韻正文。今改廣韻正韻爲唐韻正韻。
注解
〔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頭〕字拼音是t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豆、頁。
〔頭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頁( xié ),豆聲。頁,人頭。頭在戰國時期纔出現,首出現較早。本义是首。
〔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óu] ⑴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⑵ 指頭髮或所留頭髮的樣式⑶ 物體的頂端⑷ 指事情的起點或端緒⑸ 物體的殘餘部分⑹ 以前,在前面的⑺ 次序在前,第一⑻ 首領⑼ 方面⑽ 臨,接近⑾ 量詞,多指牲畜⑿ 表示約計、不定數量的詞⒀ ( tou )名詞尾碼(❶接於名詞詞根,如“木~”。❷接於動詞詞根,如“念~”。❸接於形容詞詞根,如“甜~兒”)。⒁ ( tou )方位詞尾碼(如“上~”。“裏~”。“後~”。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度侯切頁碼第291頁,第2字續丁孫
頭
首也。从𩑋豆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特婁反頁碼第729頁,第7行,第1字述
首也。從頁豆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度侯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6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728頁,第2字
𦣻也。
段注𦣻各本作𩠐。今正。小篆作𦣻。《說文》據小篆爲書。故敘曰: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。漢人多用𩠐不用𦣻者,自係一時相習而然。許造《字書》則有定體。𦣻下曰:頭也。頭下曰:𦣻也。是曰轉注。《禮記》曰:頭容直。頭頸必中。
从𩑋。
段注𩠐以䭬爲冣重。故字多从𩑋。
豆聲。
段注度侯切。四部。
白话解释
头,人首。字形采用“页”作边旁,“豆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自金文至楷書,除戰國文字第一例是上從頁形、下從豆聲,其餘都是左從豆聲、右從頁形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從頁為形,以示其義為人之首;從豆為聲,是用以表音。究其所以用豆表音,因豆是古食器,形作,似可比擬人頭、項、肩之形。據此,則豆雖在此為音,也可比擬為人首之形,所以音可兼義。以上諸形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