𢡆
心部15画上下结构U+2284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同「懇」。詳懇字註。
注解
〔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𢡆〕字拼音是kě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豤、心。
〔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ěn] ⑴ 同“懇”。《説文新附•心部》:“𢡆,悃也。从心,豤聲。”《正字通•心部》:“𢡆,懇本字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康很切頁碼第358頁,第9字續丁孫
𢡆
異體懇
悃也。从心豤聲。
附注《正字通・心部》:「𢡆,懇本字。」
字形解说
懇為豤的後起分化字。豤字始見於篆文,形構本作從豕、艮聲,原意為啃,加心的偏旁以分化表示誠懇的假借義,字形本應作?,是以宋代徐鉉在他校刊的《說文‧心部‧新附》中篆形作?。懇乃?的異體字,不見於古文字。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貇聲,表示音讀。楷定作懇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恳」。